吳朝陽剛看得入迷,耳畔突然響起一道聲音。
回頭一看,原來是前幾天搬書上樓的那位老人。
“老先生您好。”
老人微微低頭看了下書的封面,問道:“有什么感想?”
吳朝陽想了想,說道:“群眾沒有真正渴求過真理,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充耳不聞…凡是能向他們提供幻覺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老人笑了笑說道:“很不錯,你算是讀到了這本書的精髓。但還不算真正讀懂。”
吳朝陽虛心的說道:“請老先生指點。”
老人笑道:“我叫王卓,一個剛退休的教師。”
吳朝陽笑著點了點頭,“王老師,我叫吳朝陽。”
王卓淡淡道:“看書分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第一重山只是看文字,這個層次純屬浪費時間,還不如不看。第二重山是看懂文字背后作者要表達的意思,這個層次算是成為了作者的知己,但自己并無實質性的進步。第三重山是把作者的思想抽絲剝繭出來與自身融合結合,重構一套與作者無關,只與自己有關的新體系,這才算登堂入室。”
吳朝陽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王老師的意思是,烏合之眾的盲從盲目是客觀事實,結合我自身的話,最重要的是怎么跳出烏合之眾,站在更高的維度審視他們、審視自己。”
王卓頗為驚訝地看著吳朝陽。“小吳,你以前是不是讀過很多書?”
吳朝陽說道:“以前在老家閑得無聊的時候,就到處淘些書看看,不過都是些雜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