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宣傳科的工作任務跟幾十年后宣傳科的工作任務不太一樣。
這會兒宣傳科主要做的還是上傳下達,傳達上級的文件指示精神,開展一些思想教育活動,愛國教育活動,再就是崗位培訓工作,包括宣揚一些典型,樹立一些榜樣。
像是編發內部刊物,維護內部平臺,對外宣傳以及品牌建設,乃至危機公關這類的工作,都沒有。
這放在幾十年后是不可想象的,稍微大一點的品牌,都是要有品牌推廣計劃,有危機公關計劃,會制定企業文化,建立文化陣地。
輿論陣地,你不拿,敵人就會拿走。
“我聽爸媽講過,茅臺廠也打過廣告,不過那是在茅臺廠還沒有收歸國營,沒有公私合營的那會兒,還叫榮和燒房的時候,在報紙上面做過廣告。”蘇小娟說道。
“等到公私合營后,茅臺酒就沒有做過廣告了。”
茅臺是由華茅,王茅,賴茅,三家私營燒坊合并成立的。
其中王茅就是融合燒坊。
公私合營后,產品的商業化意識很薄弱,無論是生產還是銷售,都還是靠行政指令進行,這種情況,自然也不會想著打廣告。
當然也有楊艷說的,覺得打廣告就是坑蒙拐騙,弄虛作假,好產品是口耳相傳得來的,而不是靠廣告得來的觀念。
“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有句老話說的好,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產品也是要打廣告,不能僅靠口耳相傳,得要通過其他的途徑,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款產品。”陳浩說道。
“廣告的事情我來做,報紙方面我來聯系,正好在長豐縣那邊有這方面的關系,能問一問。”
“貼牛皮癬廣告這個事就你倆來負責,也不用你倆親自去貼,到時招些人,讓他們幫著四處去貼就行了。”
“你倆還得盯著專賣店這邊。”
長豐縣廣播電視局的王木松,去過紅旗生產隊很多次,搞分田到戶儀式的時候也去過了,后面又見了好幾面。
王木松雖說是在縣里,可在市里肯定也有人脈關系,比陳浩幾人自已去找相關的人員要方便不少。
關系有了。
而具體的廣告詞,廣告形式方面,陳浩也決定親自操刀,不放心交給楊艷和蘇小娟兩人。
“這個事是不是很麻煩?你手頭上這么多經營,忙的很,這事本應該我們來做的,還要你親自做,你給我們發那么高的補貼,感覺有些過意不去。”楊艷說道。
陳浩不負責具體的事,只負責大的方向,但即便是這樣,也很忙。
紅旗生產隊風頭正盛,事情肯定不少,長豐縣里有經營,市里有經營,再加上媳婦馬上要生產了。
這么多事。
現在還要負責廣告。
她在茅臺廠做的工作就是宣傳,卻幫不上忙,很有些過意不去。
“第1次就由我來做,這個也費不了多大的事,就是想些廣告詞,想一些小故事,很簡單,后面再有類似打廣告的需求,你倆可以做。”陳浩說道。
“一份工作一份收入,廣告方面的工作實際上是另外的工作內容,不能啥都交給你倆做,那不把人當牲口使嗎?”
“我剛剛去帥府大酒店,跟劉英經理也說過了,讓她幫著找靠譜的江城本地戶口的同志,等人招到了,你倆的補貼都往上面再提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