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事,就不可避免的要接觸人情世故。
有些可以避免,有些避免不了。
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如果太純粹,會活的很痛苦。
“你姐夫說的沒錯,不要想太多,有時候人得稍微糊涂點,這樣日子才不會過的那么擰巴。”童倩道。
一家人聊著天,說著話,看著電視,烤著火,時間就這么過去,到了晚上。
洗漱睡覺。
第二天一早,起的比較早,簡單的吃了個早飯,帶了些小娃子的換洗衣物,又帶了些洗漱用品,一家人上了卡車。
“今晚還要在市里睡?”車上,童倩問道。
帶小娃子換洗的衣服,是擔心弄臟了,摔倒了,衣服打濕了之類的,有換的,陳浩卻喊她將洗漱的也帶上。
“看情況,待一兩個晚上也是沒問題的,還可以去市里的大商場逛一逛,再買點東西。”陳浩道。
有些商品縣里沒有,得到市里的商場和百貨店瞧瞧。
手里還有些票,一個市內可以通用,倒也不怕去了市里的商場和百貨店,沒有人脈關系,就買不到東西。
“今年政策會進一步放開,飯館的生意要考慮往市里發展,去市里順便瞅瞅,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地方。”陳浩道。
到老丈人家里去,不止是探親這一個原因,這只是次要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陳浩提前探路,踩踩點,看在哪里開飯館更合適。
最好是能找到一家現成的飯館,然后拿下來,經過重新裝修改造后,做飯館生意。
有卡車,一路非常順利,八九點鐘的時候,車到了市酒廠,員工住宿區,陳浩一家下車,提著臘魚,臘肉,到了老丈人家。
老丈人童永昌和丈母娘黃玉鳳都起來了,童遠航也起來了,大舅哥童建華和程慧兩口子還在房間睡著。
“就提了些臘魚臘肉,沒提點別的?”黃玉鳳接過陳浩帶的東西,仔細瞧了瞧,有點不滿意。
在縣里的商場,陳浩一家子買了不少東西,本以為這次過來拜年會帶些值錢的東西,不說別的,好衣服買幾件,總該可以吧,結果就是臘魚臘肉,再有幾瓶酒。
“啥時候你要待兩個閨女,有兒子兒媳婦一半的好,我再給你倆提些好東西過來。”陳浩道,“臘魚臘肉也不算差了,松江大曲雖比不上茅臺,但一瓶也不便宜,得要2塊多錢才買的到。”
帶的這些東西絕對在平均水平之上。
這會兒過年走親訪友的禮品,多以紅糖和糕點為主,量不多,價錢也不貴,一斤紅糖不到5毛錢。
一瓶松江大曲就抵得上好多禮品了。
“我也不是貪你的東西,你們來的少,好不容易過來一趟,好多街坊鄰居都看著,你們帶的東西越多,越好,那不顯得你們越孝順,越敬重老人,越有面子嗎?”黃玉鳳道。
她給自己的行為找補。
實際就是看到陳浩在縣里商場買東西眼皮子都不眨一下,想讓陳浩多帶點東西,便宜沒占到,心里有點不舒坦。
“你媽說的沒錯,我有正經工作,一個月收入馬馬虎虎,養活自己沒問題,住的有,吃的有,穿的也有,不是非要你們的東西。”童永昌道,“你們好不容易來一次,提的東西越多,街坊鄰居瞧見了,你們自己也越有面子。”
越描越黑。
“這話反過來說其實也成立。”陳浩掃了眼老丈人和丈母娘。
嘴上的功夫,他還沒輸過。
“爸,媽,你倆應該多去生產隊,看看女婿和女兒,去的時候多提點東西,讓村里的人瞧見,也是在給你們長臉,知道小倩娘家是城里人,知道我老丈人和丈母娘有本事,你們有面,我也有面。”陳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