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報名參加高考,其實就是湊個數。
特別是像童倩這樣,早早插隊下鄉,放下書本,又結婚生子的,真要報名了,其實也就是湊個熱鬧。
“什么時候正式考試,那天我和你小倩姐送你去。”陳浩道。
“還有一個月呢,12月6號到7號,2天的時間,報外語專業的,8號上午還有一門考試。”陳小婷道。
“考場就在公社中學教室,離著也不遠,我一個人能行。”
12月份,省內正是冷的時候,這個時候高考其實是會影響發揮的,但對比于提振信心,恢復高考的熱情而,這點缺陷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在壓抑的政治氛圍中,太多的人青春被毀掉了,冬天里的高考不僅沒讓這些人感受到冷冽,反而如同一團火,讓這些人心里火熱火熱的。
陳小婷就激動的很。
“那天卡車要是在縣里,就開回來,開車送小婷去公社,萬一天氣不好,走過去耽誤事,這么冷的天,寫字都不好寫。”童倩跟陳浩道。
“行,我知道。”陳浩點頭。
屋子外頭,傳來楊治平的聲音,“陳浩,在家不?”
“你倆聊著,我出去下。”陳浩打開門。
楊治平在自家門口,他身邊還跟著一個人,是個陌生的面孔,但看舉止,多半也是個干部。
“楊大隊長,這位同志是?”陳浩走了過去。
“這是公社政治工作組的劉懷德主任。”楊治平介紹道,“我寫的關于分田到戶的文章,讓劉主任幫著看了看,他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打算送到內參上發表。”
內參!
陳浩多看了劉懷德好幾眼。
內參說白了,就是給領導看的,分為內參片,還有內參文件等,為的是讓領導干部了解一些基本的情況,好作為參考,對政策進行調整。
一些保密程度高的內參,只有最高級別的領導才可以看到。
走內參,比刊登在公開的報紙雜志上,更容易惹人注意,更容易得到領導的關注,很容易就此改變一項國策!
“真要能走內參,分田到戶的舉措肯定能得到領導更多的關注,讓領導知道老百姓內心的真實想法,看到分田到戶的積極作用。”陳浩道。
“走的內參也不算多么高級,就是光明日報的《情況反映》,我恰好認識這家報社的一個領導,跟他聯系,讓他幫著刊登些關于分田到戶的文章,沒多大問題,但至于會不會被領導關注,乃至采取一些舉措,這個不敢保證。”劉懷德道。
他很謙虛。
可作為公社的領導干部,能在光明日報這種級別的報社有關系,有人脈,可以將偏遠小縣里,一個公社下面的大隊的情況,刊登到報社辦的內參文件上。
這能量是一點都不小!
別說公社了,就是縣里,市里的領導,大部分也辦不到。
劉懷德有后臺,到公社任職,可能只是父輩遭遇了政治危機,牽累到他,等父輩平反,仕途肯定不止在公社。
對普通老百姓而,公社干部是天,是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高度,可對劉懷德這類人而,公社干部類似于發配,屬于家庭重大變故。
“有走內參的途徑,被關注的概率就大,只要分田到戶真的有用,肯定會走這條路。”陳浩道。
他看著劉懷德,“劉主任,我帶你到分田到戶的田地里走一走,看一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