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頭瞧了一眼后院的方向,那里還放著不少的茅臺。
“這有啥好擔心的,打廣告也只是順帶的事情,就是廣告不見效,也還有別的方式。”陳浩說道。
“而且廣告的效果肯定會很好的,你就等著瞧好了,到時候就沒這么空閑了,多半要忙個不停,一直招待顧客,得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國內的廣告業發展有好幾個階段。
在古代的時候實際上就有廣告,只不過還比較簡單,以實物展示,招牌和叫賣的方式存在,比較有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圖里面的酒旗,幌子。
近代之后,受西方的影響,在報紙上面打起了廣告,形式多樣化了。
但是在計劃經濟時期,也就是從49年到這會兒,廣告行業基本消失,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計劃經濟下,企業的競爭降低,廣告的需求減少。
但這都1978年的12月了,馬上廣告行業又會開始復蘇起來。
過些年,白熱化時期,在電視臺黃金檔更是不斷的出現標王,出現了天價的廣告費。
而企業這么做,肯定不是失了智,是因為做廣告的的確確給產品帶來了巨大的好處,讓企業盈利,這種正面的回饋,甚至讓一些老板有了這樣的認知:產品賣得好不好,跟廣告有關,廣告做的越多,做得越好,產品就賣得越好,而產品本身反倒沒那么的重要!
楊艷和蘇小娟等人沒有信心,但陳浩有信心。
“要是真的有好多人過來買茅臺酒,15塊錢一瓶的茅臺酒能賣出去,就是把我累死,我也心甘情愿,看著后院里的那些茅臺酒,我就感覺喘不過氣,老是擔心。”楊艷說道。
她寧愿忙,也不愿意像現在這樣一直擔心。
“陳哥,你不要跟我們在這里說話了,早點去找關系,找人在報紙上面做廣告,還得要多印一些牛皮癬,印的漂亮點,顯眼點。”蘇小娟催促道。
她讓陳浩早點走。
“行,那我就去做廣告的事,店里就你倆看著,新招收的人要不了幾天肯定也能到店里來,到時候你倆就能輕松不少。”陳浩點頭。
他搬了一箱茅臺,放到小汽車里頭,這才開著小汽車往長豐縣去。
這個點已經是飯點了。
陳浩找了個人,遞了根煙,問到了縣廣播電視局副局長王木松的住址。
用件衣服把一箱茅臺酒蓋住,然后抱著,陳浩往他家去。
王木松雖然是個領導,但只是縣里的領導,還不是主要領導,住的也是筒子樓,面積并不大,只有三十多平。
夫妻兩個,還有三個娃。
陳浩到的時候,一個婦女同志站在樓道里生火做飯,他朝門里瞟了一眼,看到王木松的身影,對方正在一個簡易的桌子上寫著東西。
“這是王局長家里吧?”陳浩對婦女問道。
面前的婦女,多半就是王木松的愛人。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