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得自己提意見?是不是還得說別人的缺點?”周柱豎問道。
他有點怕。
經歷過好幾次政治運動,知道提意見容易得罪人,聽到批評和自我批評,提意見,他就心里打顫。
“剛不是你說的嗎?要多提意見,好幫助生產隊的食堂更好的發展,怎么,這會兒就忘記了?”陳浩看著他。
一個人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后不認為自己錯了,也失去了改正的動力。
同理,一家企業,一個國家,也都是類似的。
不怕犯錯,但就怕失去糾偏糾正的能力,一旦失去了這方面的能力,沉疴會越積越重,沉重到改革的人也下不了決心。
因為要調頭,要糾偏糾錯肯定會觸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面臨嚴重的阻礙。
大部分的王朝,都會經歷幾個階段,最開始銳意進取,而后走向極致,再就是盛極而衰,走下坡路,最后則是面臨不可調和的社會矛盾,沖突爆發。
企業也是這般。
食堂必須不斷糾偏糾錯,才能避免沉疴。
“我是讓你提意見,沒說讓其他人提啊。”周柱豎道,“招待所和食堂都是你的主意,辦的很好,大家伙,各位同志都信服你,你說啥就是啥,用不著其他人提意見。”
提意見就會得罪人,他不想得罪人,只想安安穩穩的在食堂工作,拿工資。
這份工作很不錯。
“你這個話就不對,覺悟不高,食堂是紅旗生產隊的食堂,招待所也是紅旗生產隊的招待所,是集體的副業,不是我陳浩個人的。”陳浩義正辭。
有旁的人也在,都豎起耳朵聽著。
在外人面前,陳浩一向都是偉光正。
“招待所和食堂,包括其它的副業,的確是我的主意,但是我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將所有的事情面面俱到,尤其是涉及到具體的事情,各位親臨一線的同志,工作在一線的同志,才是最有發權的,他們的意見要得到重視,要讓各位同志將工作中的感想和感悟說出來。”陳浩道。
他講話壓根不需要草稿,信手拈來,說起大話,套話,頭頭是道。
一個不會說話的人,頂多是技術大拿,作為領導者,必須得會說話,哪怕他不會,也得讓一個會的人代替自己。
“不要怕講,也不要怕講錯了,招待所和食堂是副業,是為了方便村民,方便過來的同志,不是一堂,講究實事求是,不講其它的。”陳浩道,“就這么定了,按照你的提議,過段時間就開會,你把這個意向傳達下去。”
陳浩拍了板。
見陳浩下定了決心,周柱豎不好再多說,只能應了下來。
“要放在心上,每個人確保通知到位,如果到了開會的那天,有人說不知道這個事,沒接到通知,我就問你的責任。”陳浩強調道。
“好,我知道了。”周柱豎聲音大了些。
一臉苦瓜相。
本想給陳浩賣個好,哪想到把自己帶進去了。
陳浩怎么不讓紅旗生產隊的干部通知,要讓他通知?
他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