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華夏的資本市場,本來就晚。
對于鼎盛創投而,好的項目,早已經被別人給挑光了。
呃。。。
這一點,又要說到陸一鳴。
在華夏入市之前,陸一鳴就很有先見之明。
聯合了當時的幾大投行,在資本圈子搞出了不小的動作。
甚至于,陸一鳴還說服了領導。
同意了這一次的針對資本市場的干預行動。
這也導致,當這些外資沖進來的時候發現,炙手可熱的項目,早就沒有了自己發揮的余地。
剩下的這些項目中,絕大多數,都是前期投資巨大,需要時間和耐心,才能獲取收益的項目。
當然,不是說這些項目不好。
可關鍵,人家外資沖進來,原本是想著趁資本經濟還不完善的檔口。
賺一筆快錢。
可怎么也沒有想到,竟然被人捷足先登。
一打聽。
很好,陸一鳴的名字,就這么水靈靈地出現在了這些老外的辦公桌上。
要說對付別人,老外或許還有一定的信心。
可是,要說對付陸一鳴?
那還是算了吧。
就陸一鳴在全球資本市場的高光表現。
除非是自己瘋了,要不然的話,誰特么愿意對上陸一鳴?
沒辦法,既然這條路走不通,可外資也不愿意就這樣灰溜溜地退出金融圈子。
要不然,自己之前摩拳擦掌的一番動作,豈不是成了全球的笑柄?
于是乎,這些國外的資本,就開始另辟蹊徑。
那就是,針對國內的這些企業家,不是很了解資本市場運作方式的前提下。
以高回報,高收益,高投資等等手段。
勾引起他們的貪婪之心。
以賭徒心理,讓他們奮力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