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青只聽得男聲這一句斷斷續續低沉悠長,不由站住腳。
前世里她很少有娛樂,但現代媒體娛樂遍地可見,她也聽了不少歌曲,只是覺的都沒有這一句動聽…也不知是詞動聽還是聲音動人。
她怔怔未動,身前有一群人結伴穿過山石而來,薛青的眼前不由一亮。
這是一群年紀十六七歲的少年,皆是青衫長袍,手中或者握有書卷,或者手持竹扇,還有人腰間懸掛長笛玉簫,他們身材高矮不同,挺拔俊俏,面容白凈,雖然五官各有不同,但眉宇間皆是意氣風發,青春氣息撲面。
歌聲,琴聲,美景,少年,如同一幅人間仙境徐徐呈現。
薛青忽忍不住出神。
不管古今中外,學校,都是個好地方啊,讀書,真是個好選擇。
……
站立累累疊疊的山石上,居高臨下可以俯瞰半山風景,笛聲戛然而止,讓琴聲歌聲頓時少了滋味。
“蓮塘哥,你做什么?”張雙桐不滿說道,將紅袍大袖一甩,放下古琴,又
側耳聽,另一邊山石間的歌聲也停下來,只有余音繚繞,“看,掃了樂亭的雅興,他走了。”
張蓮塘向山石邊走了一步,笛子向外一指。
“那位狀元公來了。”他笑道。
張雙桐咦了聲,站起身向山下看去,見山路上一個門童引著一個拎著籃子的小少年行走。
那小少年也穿著青衫,但或許是因為瘦小,青衫穿在身上晃晃蕩蕩,越走越近可以看到他的臉只有巴掌大,尖尖下巴,一雙眼狹長,看似目不斜視,其實眼珠微轉很明顯在打量四周。
“這么小。”張雙桐說道,大失所望,“又丑…到底怎么就自認自己好的讓人人喜歡?”
張蓮塘將笛子掖在腰間。
“走,瞧瞧他如何讓青霞先生喜歡。”他說道。
……
薛青跟隨門童來到了一間草堂前,草堂前平整,石板地面上擺放著草墊幾案,有十幾人正坐在其前,年紀大的十七八歲,年紀小的十一二,此時都面對幾案上的白紙敏思苦想不察外物。
有兩個同樣打扮的童子站在草堂門口,眼神犀利的盯著這些人,也看到了走來的薛青。
“…怎么又來了?”一個童子皺眉說道,“不是已經說了不再招收了?”
那引路的童子翹了翹鼻頭,揣著手沖薛青歪了歪頭。
“說是先生答應收的。”他說道。
此一出敏思苦想的十幾人唰的都抬起頭看過來,神情驚訝以及難羨嫉。
除了學社原有的學子,這次青霞先生只招收百人,如今只余下十人名額……這少年生生奪去一個,豈不讓人嫉妒。
不知道這是哪里的神童,能讓青霞先生如此看重。
那童子顯然也有些意外,打量薛青一眼。
“且稍等我去問問先生。”他說道,轉身便進了草堂,片刻之后出來了。
看到他的神情,薛青心里一沉。
“先生說既然薛青你一心要考狀元,他不敢耽擱你的前程,你另請高明吧。”童子脆聲脆氣抬著下巴說道。
咿…過分了吧。
薛青面色一僵,那十幾個學子則一陣騷動,更響起笑聲。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