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修車老師傅和司機們,那些學徒工們,此刻也一個個伸長了脖子,捧著手冊看得無比認真。
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聚焦在手冊最后一部分——《人才培養與晉升機制》上。
這一章,是專門為他們這些運輸隊的“新鮮血液”和未來希望設立的。
一個叫小李的年輕學徒,眼睛瞪得溜圓,手指激動地戳著紙面上的一行行字,壓低聲音對身旁的伙伴說:
“快看這兒!學徒工轉正考核標準!上面寫得清清楚楚:要考交通規則筆試、車輛基礎原理問答、實地倒車移庫、還有跟車實習期間老師傅的綜合評價……”
“我的天爺!這么多項!”
他旁邊的小張連連點頭,臉上是壓抑不住的興奮:
“對啊!以前轉正這事兒,全憑老師傅一句話,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磨破嘴皮子也沒用。”
“現在好了,白紙黑字,標準全擺在這兒了!”
“咱們以后就知道該往哪兒使勁,該學啥、該練啥,一清二楚!”
“再也不用擔心被人無緣無故卡著脖子,也知道自已到底哪塊是短板,得趕緊補上!”
另一個叫小趙的學徒也湊過來,指著另一條補充道:
“你們再看看這個!‘科室定期培訓計劃’!”
“上面寫著呢,每月固定有安全知識課,每兩周還有老師傅的技術經驗分享會!”
“學修車常見故障、學怎么開車更省油、學怎么識別復雜路況……”
“這、這不就是給咱們開小灶,送上門來的學習機會嗎?”
幾個年輕人越說越激動,小李更是感慨地一拍大腿:
“沒錯!只要咱們自已爭氣,好好學,不怕不能早點出師!”
“以前總覺得轉正這事兒猴年馬月,看不見摸不著,現在有了這本冊子,感覺目標就在眼前,觸手可及啊!”
“有了這冊子,咱就知道勁兒該往哪兒使了!”
“啥也不說了,以后師傅們教的時候,咱們得更用心聽!”
“隊里組織的培訓,咱一節都不能落下!”
……
宣傳欄邊上,何衛國以及陳大福、張婷婷等科室的幾個人,將下面基層工人們或興奮、或感慨、或贊同的議論聲盡數聽在耳中。
每個人臉上都不自覺地洋溢著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工人們最真實、最直接的反應,無疑是對他們昨夜通宵奮戰和這份手冊價值的最好肯定。
他們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種洋溢在每個人臉上的喜悅和期待,是發自內心的,做不得假。
何衛國見大家看得差不多了,便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
“同志們,相信大家差不多都看到了和自已崗位相關的部分內容。”
“我在這兒,想正式征求一下大伙兒的意見!”
他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
“大家覺得,這手冊里有沒有哪里寫得不夠恰當、不合實際的?”
“或者,你們根據自已的工作經驗,覺得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補充、需要修改的?”
“現在都可以踴躍地提出來!你們的每一條意見,我們都會認真記錄、仔細討論、作為重要參考!”
“如果提的意見確實合理、適用,我們一定會采納,并且會把修改后的內容,重新印刷補充到后續的冊子里去!”
他刻意放緩了語速,語氣更加懇切:“
下面呢,希望大家別拘束,有什么就說什么。”
“大伙兒別拿我當什么科長,就拿我當運輸隊里的一個兄弟,咱們關起門來,說自家話!”
他話音剛落,之前那位修車班的陳麻子師傅就“啪”地一聲合上了手冊,高高舉起了手,嗓門洪亮:
“科長!我先說兩句!”
得到何衛國點頭示意后,陳師傅往前站了站,對著大伙兒,也對著何衛國說道:
“科長,我覺得你們出的這個冊子,非常好!”
“真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合情合理!”
“最主要的,是這規矩講得明明白白,咱們這些大老粗都能看得懂!”
“這以后啊,咱們該怎么辦事,就有個準章程了,再不像以前那么亂糟糟的,全憑某些人一張嘴!”
他語氣帶著些感慨,也帶著些揚眉吐氣的痛快:
“說實話,科長,以前咱們干活,大家也辛苦,但心里頭都憋著不少怨氣!”
“那不是因為活有多累,是心里憋屈!”
“干得好的,不如那些會溜須拍馬的;該你拿的錢,總能給你找出各種由頭克扣掉點兒……”
“現在呢?”
他用力拍了拍手里的手冊:
“科長,您這是把那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全都掃進垃圾堆了!”
“有了這本冊子,以后咱們就憑技術吃飯,靠本事掙錢!”
“這手冊,就是咱們運輸隊的‘尚方寶劍’!咱們心里,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