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號院插隊的小風波,在何衛國的出面下,很快就平息了。
劉新帶著他那幫人,老老實實地排到了隊伍末尾,雖然一個個臉上還帶著點不忿,但沒人敢再扎刺。
“……”
又排了快一個小時的隊,總算是輪到了95號院的人。
大家趕緊拿出煤票和錢,過秤、交錢、裝車,一套流程下來,天色已經徹底黑透了。
煤站門口掛著的昏黃燈泡,在寒風中搖曳,照亮著一張張沾滿煤灰、卻帶著完成任務的輕松臉龐。
幾輛板車和手推車都裝得滿滿當當,用繩子捆扎結實。
大家伙兒互相招呼著,拉起車,踏上了返回南鑼鼓巷的路。
隊伍拉得老長,沉重的板車轱轆壓在土路上,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在寂靜的深秋夜里傳得很遠。
剛離開煤站喧鬧的人群沒多遠,劉光天和院里另外幾個半大小子就湊到了何衛國推的那輛板車旁邊。
劉光天臉上帶著興奮和崇拜,搶著去抓車把,嘴里說道:
“何大哥!何大哥!您歇著!這車我們來推!您今天可給咱們院兒長了大臉了!”
“就是!何大哥,您就在旁邊走著,指點指點我們就行!”另一個小子也趕緊附和。
本來嘛,這種集體拉煤,一般都是幾家湊一車,輪換著推,互相搭把手。
但今天這些半大小子覺得特別解氣,何衛國一出面,就把平時挺橫的98號院給壓下去了,讓他們95號院在外面狠狠漲了一波氣勢。
年輕人之間那種樸素的集體榮譽感油然而生,一個個都搶著要幫何衛國出力。
仿佛這樣就能跟“英雄”更近一點。
何衛國看著這群熱情洋溢的小伙子,心里也覺得有些好笑,又有點溫暖。
他擺擺手,笑道:
“沒事兒!我這身板兒,推這點煤算啥?”
“再說還有柱子呢,我們哥倆兒推這個,輕松得很!”
可架不住這群半大小子的熱情,他們七嘴八舌地勸:
“哎呀,何大哥,您就給我們一個表現的機會嘛!”
“對啊對啊,您今天勞苦功高,就在旁邊壓陣就行!”
“何大哥,您放心,我們保證把煤安安穩穩推回去!”
何衛國拗不過這群半大小子的熱情,看他們確實是真心實意,便笑了笑,松開了車把:
“行吧行吧,那你們可小心點,路上看穩當點,別把煤顛簸散了。”
“放心吧!何大哥!”
劉光天他們歡天喜地地接過了板車,幾個人一起用力,推著車往前走,雖然吃力,但個個臉上都洋溢著干勁。
何衛國便空著手,不緊不慢地跟在隊伍后面。
看著前面那些年輕的背影在昏暗的光線下,吭哧吭哧地推著沉重的煤車,聽著他們偶爾傳來的說笑聲,何衛國的心情有些復雜。
這種集體勞動、互幫互助的場景,帶著濃重的時代印記,也讓他對這個年代有了更真切的融入感。
或許,囤煤過冬,就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每年都要經歷的、充滿煙火氣的儀式之一。
然而,這看似平靜安穩的生活背后,巨大的陰影正在悄然逼近。
何衛國的思緒飄遠了,他想起了即將到來的三年困難時期。
之前因為傻柱相親、裝修房子、處理何大清那些破事等一系列瑣事,他計劃中的屯糧大業一直被擱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