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您這話就錯了。”
“您也別不好意思,您心里怎么想的,大家都清楚。”
“您就是偏心老大,這一點,您承認也得承認,不承認也得承認。”
“既然您今天問了,我就把話擺明了說。”
也許是酒勁上了頭,劉海中也沒再藏著掖著,嘟囔著承認了:
“是……我承認,三個兒子里頭,我是稍微……稍微偏心光齊一點兒。”
“但這些年來,我也沒虧待這倆小子吧?”
“好吃好穿,也沒餓著他們凍著他們吧?”
“是這倆小子自己不爭氣!我也是恨鐵不成鋼啊!”
“你看,問題就出在這兒!”何衛國接過話頭,聲音提高了一些,讓桌上每個人都能聽清。
“劉叔,您看我家。我今兒就把話放這兒,在我何衛國心里,柱子跟雨水,份量是一樣的!”
“我對弟弟、對妹妹的愛,沒差別!”
“我只是表現的形式不同而已。”
“您想,就柱子現在這驢脾氣,我要是拿對雨水那套溫柔法子對他,行嗎?”
“那他不得上天?”
“反過來,我要是拿抽柱子這狠勁去對雨水那丫頭,那不是直接把丫頭給毀了嗎?”
“我的目的和初衷,從頭到尾都是想讓柱子跟雨水能過得更好!”
“我這個當大哥的,愿意為他們付出,愿意百分百對他們好!”
“所以我揍柱子,他只會怕我,但他不恨我!”
“為啥?從小就這樣!在家我收拾他,在外我護著他!”
“您呢?”
何衛國看向劉海中,語氣變得嚴肅:
“您不一樣。您從一開始的出發點就不是公平的!”
“所以您的標準和尺子就是歪的!”
“您這怎么能讓兩個小的服氣呢?光打有用嗎?”
“您只知道他們錯了要打,但從來都沒想過怎么去矯正,怎么去引導他們往正道上走!”
“打多了,打皮了,他們就憋著勁兒更叛逆!”
“而且光打,他們不明白為什么挨打,心里只會怕,沒有服,更談不上能改好!”
“總而之,而總之,”何衛國總結道:
“打,那是最后沒辦法的辦法,是手段,它不是目的!”
“平時得多教、多引導,得花心思多看顧。”
“想讓孩子變好,您的初衷得是讓他能真切感覺到您是為他好!這一點,您沒做到。”
此話一出,席間徹底安靜了。
劉海中張著嘴,有些目瞪口呆。
這些道理,他活了大半輩子,從來沒細細琢磨過。
但何衛國的話,確實句句戳在他的痛處。
他確實是偏心老大,所以在處理事情上很難做到公平。
遇到問題,他第一反應從來不是怎么去引導孩子明白道理、改正錯誤,而是簡單粗暴地不聽話就抽!
這樣的效果,真如何衛國所說,只能是適得其反。
原來這里面有這么多彎彎繞……
好像……還真是這個理兒?
怪不得傻柱這小子能變化這么快……
劉光天和劉光福兩兄弟偷偷交換了一個眼神,心里五味雜陳。
他們有些感激地看向何衛國。
何大哥人是真好,說的話也是真有道理!
雖然……他們現在都有點兒羨慕傻柱了。
雖然傻柱挨揍比他們狠,但他大哥說得對呀!
那揍里頭,是帶著真心為他好的意思的。
傻柱坐在旁邊,聽著自家大哥這番話,心里也是深有感觸。
說實話,他平時是覺得有點委屈,覺得大哥好像有點偏心,自己老是挨揍。
但他心里比誰都明白,大哥是真心實意的對自己好!
這也是為什么他雖然怕大哥,卻從來沒真正記恨過的原因。
從小到大都這樣,他在外面受了欺負,大哥肯定第一個沖上去護著他;
他做錯了事,大哥也絕不姑息。
大哥是真給他兜底。
所以他怎么可能恨得起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