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盡快完成建州開發,李邦華在朱由檢的授意下,在京師大街小巷貼滿了動員榜文。
除了在京城,禮部和京師學宮又刊印了幾十萬份榜文,送到了北方各省的州府縣鄉。
京城街頭,在榜文張貼出來之后,街頭巷尾全都議論紛紛起來。
“這關外苦寒之地,蠻荒化外,地廣人稀,誰會樂意去這地方?”
“誰樂意去?這京師附近不少流民都到戶部報了名字,有不少人拖家帶口要出去!”
“你們好好看看這榜文上的意思,出了關,這你住的宅院,有滿人給你修,頭一年的糧食朝廷給你發,這就相當于朝廷養你一家子整整一年,你躺著吃就行!”
“不光是這些,要是到了關外,你能干多少畝地,朝廷就給你多少畝地,除此之外,朝廷還給十兩銀子的路費!”
“都算算,一兩銀子不花,只要人過去,要宅子有宅子,要銀子有銀子,要田畝有田畝,除了人生地不熟,啥都好!”
“要是這么說,咱們在京師賺不上幾個錢,手里沒有一畝地的,倒是可以到關外去……”
“我聽京師學宮的人說,這關外,除了數九的天里面冷一點,其他時候啥都好,這山里面更是不少的寶貝,野山參各種草藥野物!”
“但最為重要的是,如今咱大明的軍隊把遼藩給滅了之后,幾十萬滿人就是咱們的奴隸。”
“你出了關,那過的可就是人上人的日子!”
短短幾天時間,不光光是京師,北方各省的百姓幾乎都在熱議朝廷的建州移民國策。
而沒有田土沒有宅院的流民開始紛紛報名。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有將近十萬人登記在冊。
而朱由檢這邊則是親自來到了京師學宮的農學堂。
自從京師學宮開辦以來,這農學堂就開始改進各地原有的糧種,還有就是培育從海外帶來的各種種子。
李邦華領著朱由檢來到一個倉庫內:
“陛下,這些種子都是咱們專門從海外運回來的種子,其中多半已經在遼東試著種了種,產量非常好!”
“要是把這些糧食種子,特別是這玉米,能夠送到關外去,能養活不少人!”
緊接著,幾個農學堂的博士接著話茬繼續說了起來:
“而且這西洋的不少菜種,我們也都試著種了種,想著西洋柿子,吃著風味就是不一樣,今后我大明朝的百姓就是吃菜,能吃的也很多!”
“而且此番出海,商隊還買來了不少南洋的稻種,這稻穗要比咱們一般的稻穗大不少,而且米粒更飽滿……”
聽著這些人的介紹,朱由檢一臉平淡,沒有絲毫的意外,畢竟幾人所說的這些新奇東西,他前世見過不少。
這次過來,主要的目的就是調配一些種子到關外去,以確保建州三省的春耕能正常進行。
而就在春耕之前,關外的建奴們已經開始開墾荒地了,所以這種子必須盡快運出去。
“按照關外今年春播的量,調配夠足夠的種子,確保關外今年的春耕能夠順利,保證今年的秋收!”
“這關外的糧多種一畝地,就能多養活咱們大明朝的一個百姓!”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