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和華華負責在院子角落一個通風背人的地方,用舊的磚頭壘砌一個簡易的熏灶,上面搭上幾根結實的木棍,用來懸掛香腸和臘肉。
老太太則帶著江寧去后山撿拾松柏的枝葉。
松柏枝是熏制臘味的絕佳材料,燃燒時會散發出一種獨特而清雅的香氣,能深深滲透到肉中。
很快,奶奶和江寧就抱回來一大堆翠綠中帶著枯黃的松柏枝。
還夾雜著一些干的橘皮和柚子皮,這些都是增加風味的好東西。
“姐姐,這個好香!”江寧舉著一根松枝,興奮地嗅著。
“對,就是要用香的東西來熏臘肉,這樣臘肉才香。”
準備工作就緒,熏制正式開始。
江晚將已經風干好的香腸和臘肉一串串小心翼翼地掛在熏灶的木棍上。
華華負責在灶膛里點燃一小堆易燃的干草,然后慢慢地將松柏枝、橘皮等覆蓋上去。
很快,一股濃白的、帶著濃郁松香和果木香的煙霧緩緩升起,將懸掛著的臘肉香腸輕輕籠罩。
“火不能大,不能有明火,一定要用煙慢熏!”老太太在一旁叮囑著。
這是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火大了外面焦了里面還沒熏透,味道就不好了,還容易燒起來!”
“知道了奶奶!”三小只齊聲應道。
這是個需要耐心和細心的活兒。
華華蹲在灶口,小心翼翼地控制著火力,時不時添加一些新的松枝,確保始終有足夠的煙霧,但又不能讓下面的火堆燃燒得太旺。
江寧的任務則是在姐姐和哥哥忙碌的時候,負責“警戒”,防止有火星濺出來引燃旁邊的干草。
她拿著一把小掃帚,睜大眼睛,認真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小臉上滿是嚴肅。
白色的煙霧裊裊升起,帶著松柏的清香、果皮的微甜以及肉類油脂被烘烤出的誘人焦香,彌漫在整個小院里。
熏制的過程很漫長,需要持續大半天,甚至更久。
期間要不時翻動肉腸,讓它們受煙均勻。
江晚和華華輪流守著灶火,添柴加料,控制火候。
雖然天氣寒冷,但守著這溫暖的灶火,聞著越來越濃郁的肉香,一家人說說笑笑,倒也不覺得辛苦。
老太太時不時過來看看,用手捏捏香腸的硬度,看看煙色的濃度,滿意地點點頭:“嗯,這煙色正,熏出來的肉肯定香!”
隨著時間的推移,香腸和臘肉的顏色逐漸從原來的粉紅色變成了深沉的棕紅色,表面變得干緊,油潤透亮,散發出無法抗拒的濃郁咸香和煙熏氣息。
直到傍晚時分,熏制才大功告成。
江晚將那些變得沉甸甸、硬邦邦、散發著誘人光澤和復雜香氣的臘味取下來,晾在通風處。
“姐姐,姐姐,什么時候可以吃呀?”江寧看著香腸,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