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幾個人一起上了山。
當得知今天的任務是每人要裝滿兩筐水果的時候,幾人都張大了嘴。
余檸一難盡地看著框子,“你知道有多少斤嗎?只有一下午的時間了,兩筐這么多?”
朝朝也是被兩筐嚇到了,她從來沒有摘過水果,也不知道兩筐到底有多少,但是這個框子一看就這么大,肯定不會很輕易地裝滿。
前幾天她還傷了手,肩膀有些痛,也不知道這兩筐要摘到什么時候,就怕拖了大家后腿,讓大家吃不上飯。
相對于朝朝的憂心忡忡,余檸的嫌麻煩,唐姝和舒蘭的心情也算得上好,她們心里面早就知道,江晚是不可能給他們安排做不完的活的。
一切都是有考量的,所以她們都不是很著急。
青峰和寧州,一個是因為在家也多多少少干點活,一個是因為本來體力就很好,所以對于這些倒不是很擔心。
就這樣六個人,六種心情地出發了。
來到山上,唐姝看著山上的風景忍不住感慨,風景真的很好,不同于城市高樓大廈望出去的燈火輝煌。
反倒是一種寧靜。
很寧靜的美。
城市的燈火輝煌過后就只剩下內心的空虛,但是小山村的美,寧靜之后,是內心的滿足和心靈的慰藉。
一眼望過去,低矮的房屋,遍地的金黃,一望無際的山峰和山峰中夾縫生存的村莊。
唐姝猛吸了一口空氣,“難怪晚晚皮膚那么好,原來是天天生活在這種地方,之前在山下的時候,就感覺空氣很好了,沒想到現在更是感覺吸了一口進化的氧氣。”
舒蘭也插著腰,學著唐姝的樣子,“確實,難怪現在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愿意回鄉村,在滿足自己吃喝不愁的情況下,農村的環境要好上許多。”
青峰也被眼前的一幕看花了眼。
他小時候家里面沒有錢,有的也是這樣大片大片的土地,成群成群的山峰。
他貪玩,喜歡跟著朋友一起去抓知了,或者去山坡上和小牛玩在一起。
每天到了天要黑的時候,媽媽總會穿著圍裙,站在山坡上喊,“小峰,回來吃飯了!”
也不知道媽媽瘦小的身軀如何爆發出驚人的力量的。
父親干完一天農活之后,總愛喝點小酒,每次媽媽上山坡喊自己回家的時候,父親就會罵罵咧咧地說他不務正事,只知道出去玩。
媽媽就會在一旁給自己夾好喜歡的菜,把小碗裝得滿滿當當,然后讓他進房間吃。
當時的夏天只覺得煩躁、苦悶,只覺得是平常。
現在想起來,是多少年的事情了,原來已經快四十年了。
以前的一幕幕重現在腦海里,和現在眼前的一幕幕相照應。
只不過那個時候,田里不是收割機留下的整齊的茬,而是人們手工收割留下的,高一截短一截的水稻。
小孩子還可以趁大人收割完了之后去撿一些剩下的東西稻穗,總之生活也算是過得開心。
可惜他成名得也算早,高考畢業那年,他去了城里面的姑姑家玩,正好遇上有劇組去姑姑的老舊小區拍素材,就這樣從一個籍籍無名的跑龍套走到了現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