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花開時節動京城
高士廉奏的事情極其簡單,就說自己年紀大了,不適合在朝為官,他要辭職回家享享清福。
當官這回事,多少是有點上癮,多數人都是當多久都不嫌久,當官的只恨官小,做夢都想著升官,若不是有點什么事的話,幾乎沒人愿意主動辭職。
李世民接到這個奏章,多少是有點意外,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個奏章的確是正中李世民的下懷。
李世民直接就準奏了,連象征性的挽留都沒有,他怕高士廉這是虛幌一槍,你客氣一句,他萬一不辭職了呢?
挽留可以不挽留,但是待遇該給還得給,必須讓群臣看到皇帝對下屬是有感情的,并不是你退休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高愛卿執意辭朝,朕準了,愛卿開府儀同三司的職銜和勛位封邑仍保留,而且仍是同門下中書三品,參知政事。”
“臣高士廉,謝陛下厚恩。”
高士廉深深一揖,退回原位,面無表情的坐下,他知道李泰昨天是特意跟他說那些話的,目的就是給自己敲個警鐘,自己還是及早撤退的好。
一封請辭呈上去,直接就換來個“準奏”,可見自己退的對。
高士廉請辭,皇帝連一個字的挽留都沒有,許多人接收到了一個信號,那就是皇帝貌似不愿意像以前一樣向士族示好了。
這使得很多人在心里暗暗的犯起了嘀咕,不跟士族打好關系,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所謂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隋王朝就是因世家而得天下,又因得罪世家而最終走向覆滅。
沒有哪個帝王不知道世家的危害,沒有哪個帝王愿意向世家屈服,只是沒有辦法,不敢也不能向世家出手。
朝臣的想法只是在心里閃了閃,并沒有誰真的說出來,因為皇帝也沒有什么舉動,一切都只是自己的猜測而已。
李治就不一樣了,他有想法一定要明明白白的問個清楚,此時他正坐在奔向洛陽的車馬大轎里,轎子里只有他和李泰以及兕子、妞妞四個人。
李治想起了他第一次聽政的事,便看著李泰,認真的問道:“昨天舅姥爺弄的那個氏族志是什么啊?”
“你可聽說過王謝風流、王與馬共天下、五姓七望、禁婚家族,這些詞嗎?”李泰見他點了點頭,便繼續往下說道:“從漢初開始就出現了門閥世家,他們不需要通過舉孝廉,憑姓氏就可以入朝為官,使得寒門子弟失去了當官的機會。”
李治眨眨眼睛,雖然他懂的不多,可也聽得懂這樣選官有多么的不公平,他說道:“怪不得都愿意跟世家聯姻。”
“跟世家聯姻談何易?他們只在內部聯姻,連皇家都瞧不起,皇叔彭王要娶崔民干的千金,人家張嘴就要一千斤黃金。”
想起這事李泰就不舒服,皇家子弟愣是被人鄙視了,這個小皇叔也是賤,非上崔家提的什么親?人家不指望跟皇家聯姻,倒是借著你抬高了自家的身價。
“只要跟世家同姓就能做官的話,不會有很多人改姓嗎?”
李治的天真里夾雜著十分的認真,李泰抬手摸了摸他的腦袋,笑著說:“別說改姓,就是真的同姓也沒用,人家都有譜牒專門用來查驗身份的,氏族志就是官方編撰的士族譜牒。”
“那就把天下所有的姓氏都編進去,這樣就都平等了。”
“那是不可能的,譜牒就是要分出高低上下,我們不能消除這個等級差別,所以先打亂原有的次序,提升一下庶族子弟的地位,打壓一下舊士族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