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是,站在現在看現在,晚飯多一個雞腿都算是件事,但如果站在未來看現在,一人的帝王功業算得了什么?
想起李泰跑出四千多里去接自己,若不是真心的牽念,出城四百里還不夠他在人前做秀的嗎?
想起李泰悄悄替自己吸膿,若不是自己當時醒著,他都不想讓自己知道,這難道不是最真實的父子情嗎?
又猛地想起了自己剛剛登基之時,突厥二十萬雄兵,列陣于渭水北岸,旌旗飄飄數十里。
當時京中兵力不足一萬,長安城戒嚴,李世民親率一小股騎兵前往便橋,痛斥東突厥背盟。
大唐文臣有謀、武將有勇,也算是天佑大唐,一個疑兵之計退了突厥二十萬雄兵,比諸葛丞相當年的空城計還要驚險刺激得多。
現在回頭想來東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來的好巧啊,這是瞅準了新皇登基才來的。
強如李世民尚且被人看不起,他初臨帝位還要接受這么大的考驗,李泰一場硬仗都沒打過,他登基的時候會有多少人存著欺負他的心思?
不用外人,就是朝堂上這幫老家伙,他都未必壓得住。李世民悠悠一嘆,早點把擔子交給他,他挑不動自己還能在邊上扶扶,眼看著他走穩了,自己也能閉得上眼睛。
總好過等到自己死了,不管什么局面都只能新皇一個人去面對,那時候他的青雀兒為多大的難,都得自己抗了,那種叫天不靈、叫地不應的滋味,他不想讓兒子也嘗一遍。
一轉眼皇帝裝病不上朝都快三個月了,也沒個機靈懂事的站出來說“皇帝既然病的上不了朝,那就趕緊退位得了”,把李世民急的,想就坡下個驢,偏就沒人給鋪這個坡,哪怕陡點的也行。
算了,實在沒坡就直接下驢得了。
這一天清晨風和日麗、鳥語花香,一看就是個上朝的好日子,李世民穿戴整齊早早地就走進含元殿,端端正正地坐在上面看著空空蕩蕩的大殿。
李泰習慣性地先去給阿爺問個安,順便蹭頓早點,卻被告知皇帝去上朝了。
李泰高興地哼著小曲趕到含元殿,結果偏殿又沒人,他小跑著沖到大殿上,果然阿爺坐在寬大的龍椅上,他開心地深深一揖:“恭賀阿爺!”
李世民笑呵呵地看著他:“免禮,坐吧。”
“謝阿爺。”李泰坐下來,剛要跟阿爺說話,大殿的門緩緩的打開,一道光迫不及待地沖進了大殿,一剎那光芒萬丈,整個大殿都變得明亮了起來。
文武群臣走進來,見皇帝坐在上面,都感覺有幾分吃驚,一點小道消息也沒得著,皇帝突然就出現了。
沒多一會兒就感覺自己這驚吃得太早了些,見皇帝一面就覺得吃驚了,聽皇帝說話才活活地驚掉下巴呢。
群臣給皇帝過禮之后,紛紛端坐在自己的交椅上,這時李世民從龍袍的大袖子里抽出一個卷軸交給齊公公:“宣!”
齊公公接過卷軸,緩緩地打開:“呃,呃”,齊公公驚恐地轉頭看向李世民。
“啞巴了?還是不識字?”李世民大喝一聲:“宣!”
“是~”齊公公哆嗦著應了一聲,咽了好幾下口水,使勁咬咬牙,壓下浮動的氣息,沉聲讀道:“退位詔書……”
ps: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巡案御史》,書是真的好,順便替自己小號喊一嗓子,大家關注一下“火紅果果”,我會在章評、段評留個腳印的,大家看到了就關注一下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