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云海很快拿了一壇酒過來,李泰拔掉壇塞,壇口飄起一層白霧,森森冷氣飄了出來。
李泰親自舀了五大碗的酒,給李世民一碗,兩個皇姐和皇兄各一碗,自己也有一碗,只有李治眼巴巴的看著。
“二哥,我也要。”李治不知道那是什么酒,反正看著冒涼氣就感覺很誘惑。
李泰看他一眼,拿了個茶盞給他倒了一盞。
酒雖涼卻也是液體,李泰又拿來一盆砸好的冰塊,夾起冰塊挨個碗里放上幾塊。
“今天沒有火鍋,不過吃魚喝湯,飲這酒也是不錯的。”李泰滿臉都是幸福的笑意,他端起酒碗晃了一圈。
兩個公主互相對望一眼,她們自來不會飲酒:“惠褒,這酒不醉人嗎?”
“一碗都沒問題。”李泰仰脖喝了一大口,這涼氣還真是挺爽。
易陽原來以為古人的酒量很大,動不動就幾大碗甚至論壇的喝,李泰算是知道怎么回事了,這濁酒根本就是酒糟沒濾干凈,這度數不是啤酒,是啤酒兌了水。
本來想釀點啤酒,奈何不會。
像人家穿越都帶個系統,帶個電腦啥的,再不然穿越之前也是個博士后,高級科研人員啥的,不是技術牛逼就是設備牛逼,知識儲備都跟百科大全似的。
自己倒好,一覺就睡過來了,也沒人給打個招呼,啥也沒帶過來。
要是早知道能穿越,起碼多讀點地理書也行啊,也不至于找個硝石礦都找不著,這勁費的,到處找道士買硝石。
看李泰那么自然的端碗就干了,也不像是有什么問題。最重要的是他自己都說涼寒之物傷身,要等天熱起來降暑氣方才飲一些。
這分明都是勸人保養的好話,也不像是害人的樣子,莫非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呃,以圣上之心度小兒之腹了?
這酒別人不怎么喜歡,偏就李承乾喜歡,這玩意兒好喝,喝了一碗還要一碗,李泰也不小氣,就一碗連一碗的給他倒還陪他喝。
李泰的這個酒是正常的濁酒壇,泡在人造冰里冰鎮出來的,添的冰塊則是燒開的水放涼,用人造冰隔著盆冷卻成冰的。
這就是正常的濁酒加冰,濁酒比啤酒度數低很多,李泰可以陪他喝個飽。哥倆喝得臉色紅暈,話也多了,真正是一對把酒歡的親兄弟。
這氣氛讓他倆帶的越來越熱烈,連李世民也不知不覺的開心了起來:“給朕再來一碗。”
云海急忙給皇帝舀酒,卻被李泰一把按住了酒壇:“阿爺,你不能再飲了。”
“卻是為何?”李世民看一眼酒壇,你們使勁喝,我就不能喝了?
“就這點了,你多飲一碗,我們就少飲一碗。”李泰眼圈泛紅,兩眼發直,舌頭好像也不太聽話,但是話說的是真清楚,明明白白的就是舍不得給你喝。
“惠褒!”李承乾擠眉弄眼的提醒李泰,李泰醉眼迷離的眨眨眼睛,就裝不明白。他捂著壇子不讓云海給皇帝舀酒:“我們的,都是我們的,誰也不給。”
ps:關于一部分詞匯是否用錯的解釋,我知道在唐代喝酒要說吃酒或飲酒,不能說喝。我知道在唐代“大人”是父親的意思,不是用于對官員的敬稱,我也知道唐代稱呼父親為“阿耶”而不是“阿爺”,我還知道“哥哥”這個詞在唐代既指父親又指兄長。那為什么明知道是錯的,還錯用了?為了符合現代人的語習慣,畢竟我的書是寫給現代人看的,為了讓更多的人明白我寫的是什么意思,所以我故意把“阿耶”寫成了“阿爺”,多處出現“大人”。
如果真的遵遁太古音寫書的話,那么大家看一下這首詩“兩嘎黃列忙翠柳,一行爸落黨蹭滕。香含瑟冷岑秋雪,門爸東挪么里扔。”讀起來別扭不?這就是著名的“兩個黃鸝鳴翠柳……”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