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這一條通道宋與黨項多次爆發大戰。
??平夏城再往北就是唐蕭關了,唐蕭關至鎮戎軍共計兩百三十六里地,距靈州兩百里出頭。
??章越當年與官家廟算時一幕,徐禧仍歷歷在目道:“當年丞相出鎮戎軍熙寧寨沿葫蘆川而下,經蕭關可至黃河南岸的鳴沙城,至靈州四百余里,此路雖是稍遠,但川原寬平,草豐水美。”
??“若能沿途筑十余座城,則可直搗靈州。此乃丞相當初所提的中策!”
??迅即徐禧道:“可是唐蕭關已是破敗,又兼西人填井斷我水源,已不足以駐軍筑城了。”
??章亙道:“徐叔,還記得上個月我派趙隆往北招攬蕃部嗎?他探得一地,蕭關再往北十五里之處,有一處河澤,足夠三五千人打水。”
??“若是能在此筑城成功,必能逼迫黨項出兵來攻我!”
??徐禧聽了呼吸為之一滯。
??他將章亙拿出的羊皮地圖仔細一看,旋即道:“你所的確實非常大膽,不過越往北筑城,于我風險就越大,于敵的進攻便越輕易。”
??“或則黨項見我筑城,圍而不攻,沿著河谷來攻平夏城如何是好?”??章亙道:“徐叔要成大事需冒些險的。”
??“這一次趙隆回來稟告,經過多年的侵攻此地蕃民極恨黨項,都有意投奔本朝。還請徐叔替我拿個決斷
!”
??徐禧道:“此事太過行險!但不行險,不足以逼西賊一戰!”
??“我與你一并見節帥稟告!”
??章亙聞大喜。
??當即二人一并前去見沈括。
??此刻沈括穿著牧民所著的襖子,正處理著公文,手邊還放著一壺茶一邊看公文一邊細細品茗。
??二人說了來意,沈括聽聞后也是有所意動。
??此計大膽冒險,但收益也是可期。
??沈括當即決定,次日帶著章亙,徐禧他們一起率領輕騎親自前往此地探查。
??說實話此舉非常冒險,唐蕭關一帶雖有宋軍駐守,但黨項騎兵仍時有出沒。沈括身為一路經略使也是甘冒此風險。
??沈括,章亙,徐禧率數百輕騎沿著葫蘆川河谷疾行,彭孫知道后又帶著三千余騎在后接應。
??兵馬從平夏城,又過了勝羌寨。
??勝羌寨已被沈括重點經營了年余,其南面已是雇了番漢百姓屯墾,入秋后便可收獲,而過勝羌寨再往北則都是番民了。
??這里的蕃民目前雖說親善大宋,但是沒有編戶齊民,只是羈縻治之,不過也算作大宋疆土。
??沈括與章亙,徐禧道:“其實漢唐之地雖大,但很多地方也都是羈縻治之的。”
??“要真正算得編戶齊民下的疆土,還是要看本朝!”
??沈括罷倒是滿滿自信,章亙,徐禧也就懶得反駁。
??過了勝羌寨,途中經過磨臍隘。
??這里是當初元豐二年,劉昌祚出兵攻打靈州時與黨項兵馬大戰的地方。
??如今此地還是滿地的白骨,而兵甲箭鏃都早已被人收去。
??當時這場戰宋軍大勝,誰料到之后王中正胡亂點兵,最后在靈州城下被迫退兵。黨項水淹宋軍,以至于功虧一簣。
??沈括等人緬懷了一陣陣亡的袍澤們繼續前行,出了磨臍隘,又行了半日才抵至唐蕭關。
??這里屯駐了一個指揮的宋軍。數日前,黨項游騎剛攻打過這里。這里是六盤山東麓的重要山口,其實章亙一路向北行來,看見這樣的險處可謂無數。
??其實歷史也是這樣,秦漢的蕭關也是經常變更位置,后來人家將大約扼守蕭關道的地方就籠統地稱作蕭關。
??到了唐時也是這般。唐人將蕭關道最北的地方稱作蕭關,也是可以的。
??甚至只要宋人愿意,稱這條道路上的平夏城為蕭關也是允許的。
??這里就是宋軍涇原路最北面的據點了,再往北至移賞口處,這才是宋夏眼下的邊界。
??這里是兩軍捕捉斥候頻繁出沒的地方。
??沈括親自視察了后,決定同意徐禧,章亙之議,向樞密院呈交向北進筑蕭關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