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州。
??李憲將出兵的密旨給經略使章直,兵馬副總管王厚過目。
??對于天子這般不經過樞密院,直接下命令給一線將領的模式,章直王厚都是習以為常。
??章直看密詔上所書李憲留守熙河路,秦鳳路。
??而涇原路,熙河路總制為王中正,似自己堂堂一路經略使與涇原路經略使沈括還要聽命于一介宦官,頓時大為不滿。
??倒不是歧視對方是宦官,似李憲也是宦官,但對方能文能武,也能尊重前方將帥的意見。
??但這王中正什么貨色,自己又不是不知道,當初為熙河路走馬承受時,便為了執行天子的命令與章越沖突,二人的官司最后打到了天子面前,官家才將王中正撤回。
??之后王中正一而再再而三地中傷章越,章越忍無可忍將王中正從天子的馬車上拽下,令對方大失顏面。
??這一下子二人矛盾公開了。
??之前王中正節制涇原路與他章直可謂井水不犯河水,可如今竟節制起熙河路兵馬,讓自己聽他調遣,章直心下轉著念頭。
??李憲看章直眉頭緊鎖,知道對方是喜怒形于色之人。
??李憲卻喜歡對方的性子,從他與章越,章p,章直三任熙河經略使打交道的經驗來看。章家之人,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以用兵而論,章越似最差的一人,處事也是含而不露。但偏偏就是大巧不工,同時能以身作則,下面的將領都是服他
??章p則謀定后動。
??當初洮水之戰前,西夏國相梁乙埋率大軍抵達銳氣正盛,處處向宋軍搦戰,但章p就是隱忍不出,避其鋒芒。
??夏軍見宋軍不出,便在熙河路大搞拆遷,縱兵劫掠,焚燒田地。
??宋軍看不過去屢屢向章p請戰,但章p一句話‘敢戰者斬’。
??一直到了李憲與阿里骨談判成功,以割讓一州的代價換青唐退兵。梁乙埋得知宋與青唐議和消息大驚,當即退兵時。
??在宋境劫掠得滿載而歸的夏軍在洮水遇到章p所率的怒氣沖沖的宋軍。
??洮水之戰,西夏七萬大軍被殺的十不存一。
??至于章直則剛直勇烈,能與士卒同甘共苦,非常得人心。此人天生自帶魅力,李憲觀其任官以來的履歷,不僅一路過來天子對他贊賞有加,連王安石對他也是交口稱贊。
??這使得后任參政章越不得不對他‘批評’幾句,以免對方鋒芒過露。
??章直當年說服廣銳軍投降,之后又協助章越退了幾十萬陳師在邊境的遼國大軍。
??不過章直的缺點就是太‘直’了。
??李憲安慰章直道:“陛下詔書中所,這是分路之前如此節制,待攻下鳴沙后兩路合兵一處,再任命總制統帥!”
??章直道:“那便是最好,若攻打興、靈二州時,由此人畫一節制我等,豈非敗軍之像。”
??李憲想了想心道,官家心底未必沒有猜忌你們章家之意,若攻討興州,恐怕很難任命你們章家的人為統帥。
??要知道章越,章p已經收了青唐,若再由章直打破了西夏,好么有這么一個家族在,天子以后晚上要睡不著覺了。
??李憲道:“此事咱家會替節帥稟告陛下!”
??章直頓了頓道:“陛下手詔上與涇原路,~延路約期于六月一并起兵,不過我想我們熙河路提前一個月先打蘭州!”
??“打蘭州?提前一個月?”
??李憲吃了一驚。
??章直道:“不錯,我熙河路地形據河上游,水陸皆可進討,如今青唐已服。”
??“可以讓青唐主董氈兵出湟州,我熙河路主力則進討蘭州!先拿下此地!”
??卻見章直大手一揮,重重地蓋在圖上蘭州所在。
??李憲看地圖道:“不錯,董氈出兵佯出湟州,出賊之背,我則攻蘭州,作出直取甘涼之狀,調度西夏兵馬防守此處,然后再出會州與涇原路合取鳴沙,天都山一線!”
??王厚笑道:“不錯,自我們取湟州后,西夏在涼州布重兵設防備,就恐我們截斷其商路,一旦我軍作出取涼州的態勢,西夏必全力來守。”
??“這一次雖是佯攻,下一次就未必了。”
??李憲道:“妙策!妙策!先是向甘涼虛晃一槍,實則取蘭州,有了蘭州后,河南之地形勢便全了,之后經略使再率軍出會州直取天都山。”
??“我等立即聯署向天子上呈!”
??章直,王厚皆撫掌大笑道:“當如此!”
??當即三人聯名上疏,并加急稟告天子。
??……
??從熙州至汴京信件至少要十幾日,但如今章越以郵政之法改進了驛道,此信只是八日便將信件送入官家的御案前。
??官家看了信,他心底計劃中還是以~延路兵馬為這一次攻夏的主力。
??涇原路次之,而熙河路僅出兵兩萬余。
??但是李憲,章直,王厚的建議也令他心動,若佯攻甘涼,攻取蘭州之后,必然吸引不少西夏兵馬,為涇原,~延路進兵創造良機。
??官家將信給徐禧看了,徐禧毫不猶豫地道:“陛下此策可行!”??官家道:“你也覺得這般嗎?”
??“但朕怕分心
,一旦熙河路攻蘭州,若吸引西夏重兵南下,這邊章直又取天都山一線,如何是好?”
??徐禧道:“陛下,西賊未必肯傾巢出動與我們爭蘭州,再說只要能攻下興靈二州,即便失去了熙州蘭州,于我也是劃算的!”
??官家踱步細想了片刻道:“正是如此。”
??當即官家令徐禧立即書寫手詔。
??手詔如下,事有主次,輕重緩急,朕實知之。但兵爭之事,朕屬之在于將帥。若能知趨利避害,則朕何需居中預度,此實難矣。
??今寄爾等臨敵自圖擇之。茍能奮張威武,鼓勵三軍之士,徑指梟巢,與諸將合力俘執丑類,是為上策。
??出甘涼,攻蘭州之事,爾等便宜施行。
??旨下熙河后,李舜舉攜種諤奏疏進京。
??種諤在奏疏一力鼓吹伐夏在疏‘夏國無人,秉常小兒,臣往提其臂而來降耳’。
??官家見種諤之信大喜,下詔嘉獎,加種諤為環慶路經略副使,賜種諤金帶,賜銀萬兩,并在詔中若破夏,種諤可比之狄青,郭逵之遇。
??說白了就是向種諤作出了樞密使承諾。
??~延路確實為此番征討的重中之重,開封府,京西京東等畿內精銳禁軍全部撥至~延路方向,歸高遵裕節制,官家又調了西軍名將姚麟為環慶路兵馬副總管。
??種諤,姚麟官名雖在環慶路,卻在~延路聽用,因為官家還是要高遵裕節制一切。
??最后官家令李舜舉向中書樞密府大臣們稟告~延路,涇原路進兵大致方略。
??王、元絳事先還知道一點點、但馮京、薛向、曾孝寬、章p直到現在才知曉天子這一次出兵的細節,之前他們居然一直被蒙在鼓里,官家從沒有找他們商量過。
??李舜舉進京向二府稟告,大致就是給個通知,爾等知道就行,而不是商量。
??官家都如此打算,二府宰執聞此都是很感動,幾乎要感激涕零了。官家到了最后這個節骨眼上終于將伐夏方略給我等講了,實在太令人感動了。
??官家又命蔡卞、李舜舉至章府向章越單獨稟告。
??章越也沒什么好說的,自己并非名將之姿,論排兵布陣只是三流將領的水平,以往都是依賴王韶,后來則依靠幕僚團及種師道的集體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