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二年乃大比之年。
??按照祖宗制度,有官人在官應進士舉,謂之鎖廳試。顧名思義,鎖其廳事而出。
??鎖廳試。
??專門是供章亙這般恩蔭子弟一等考取進士的機會。還有一些趙家宗室,宗婿,這些人本來也不允許科舉,但熙寧二年之后,王安石主張讓他們也參加科舉。
??對于王安石這個決定,章越也是贊成。
??其主要目的與別頭試一般,都是避免這些人與寒門子弟爭名額。
??宋朝蔭官數量占官員的六成以上,而在進士科舉中則在三成以下。
??進士,制舉出身,稱為有出身,其余一概稱為余人,余人不僅升官慢,還被官場中人瞧不起。
??除了蔭官,宗室,還不有不少白發蒼蒼的特奏名官員,以及沉淪‘選海’多年的官員想通過鎖廳試改命一試。
??當十六七歲的章亙與一群白發老頭一并踏入鎖廳試的考場時,但見一名老者發出的悲鳴‘剩員主武藝,老妓舞拓枝’。
??剩員是宋朝年過六十的退役軍人,而柘枝舞一般是女童跳的。
??幾名與老者一般的特奏名考生聽了都是唏噓不已,唯獨章亙一人聽了非常不合時宜地噗嗤一聲笑出聲來。
??頓時幾人都對章亙怒目而視。
??章亙對這般目光視若不見,提著考籃大搖大擺地走進了考場。
??章亙心道,看不起便是看不起,也沒啥好敷衍的,難不成還要假惺惺地安慰一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嗎?
??這話我可說不出來。
??既是大比,自是能者上,庸者下,不要搞尊老的一套。
??李太白曾云‘大鵬一日同風起’。我既身負大鵬之才,當扶搖直上九萬里,豈可與群鴉為伍,今日且看我一鳴驚人便是!
??章亙依圖走到自己座位坐下。
??鎖廳試主考官乃熙寧三年狀元葉祖洽。
??在熙寧三年進士中,葉祖洽與上官均二人也是一時瑜亮。
??上官均因為反對變法,被稱贊為剛直不阿,如今官至御史,但葉祖洽則背上了依附變法之名。盡管王安石罷相后,葉祖洽一直被打壓,不過章越對于這位同鄉后輩,卻非常關照,時不時地提攜一二。
??不僅是葉祖洽,章越對于同籍的官員,素來是能拉一把便拉一把,這也是他好人望,好口碑之故。
??而官員之中,閩籍官員尤其精明干練、富有野心、行動能力極強、但也有好打擊報復,好抱團的毛病。
??在章越提攜下,葉祖洽已官至直舍人院,破格出任此番鎖廳試的主考官。
??開考后,葉祖洽下場后不斷巡弋,他腳步來至章亙處停下。
??葉祖洽見此少年眉清目秀,目光炯炯,他頗為精通相人之術,知此子定不是池中之物。
??隨即葉祖洽轉念一想,來鎖廳試之考生,哪個又是普通人物。
??他聽到的就有前宰相晏殊之侄孫晏同。至于其他的就不知了,他也曾找禮部官員暗中打聽過,結果那人是上官均的好友,無情地拒絕了。
??想到這里,葉祖洽釋然一笑,正欲轉身離去,卻見此刻對方已是答好了一道題目。葉祖洽見此有
些皺眉,心道年輕人不知深淺,這一道題乃卷之顏面,一般都要深思熟慮之后再答,或者押在最后再答。
??哪有你這般輕而易舉地答的?
??葉祖洽心道,我是否當提點一二,耽誤人才。
??葉祖洽身為主考官也是極有責任心,畢竟鎖廳試錄取的考生以后都是他的‘門生’。
??于是葉祖洽不動聲色地拿起章亙的卷子讀了起來。
??“好字,看得出乃名家所授!”
??“文章也好,有等出奇之姿……看來并非魯莽……”
??“此處用典極好,真博學廣記。”
??“此文此義……難得,難得……有此底氣方敢一氣呵成,不假思索,但莫非是抄來的,官宦子弟小小年紀哪有這般才華,此乃幾十年寒暑打磨之功不可……”
??“妙!妙!最后這收束,真是驚鴻之筆,若此人立朝,又是一個上官均,我當退三舍,避其鋒芒而出……且不如磨練一磨練!”
??葉祖洽想到這里,神色已淡,旋即伸手一扣覽其名字籍貫三代!
??章……亙……建州浦城……父章越……
??竟是……竟是恩相之麒麟兒!
??難怪……難怪……恩相之子,當是如此!唯可惜有狀元之才,卻不能得中狀元。
??葉祖洽心底的嫉妒之情,頃刻化為烏有,轉為狂喜之意……看來我后半生全憑此子而榮了。
??葉祖洽想到這里壓抑住心底喜意,將卷子輕手輕腳地放在章亙桌案上。
??章亙下意識地抬起頭,看到面前的考官面掛笑容滿如三月春日之和煦,目光中又飽含著殷殷期望……章亙不以為意地撇撇嘴,心道此人笑的好傻。
??……
??而在禮部試考場之內。
??章越門下的陳瞬怪鈀繅嘣誑汲∧詵鼙始彩欏
??……
??十名內侍手捧御盤上面呈著此番禮部試,鎖廳試的卷子,魚貫而入集英殿。
??王,元絳,馮京等兩府執政盡列殿下。??官家自熙寧三年親自主持科舉后,尤重論才。
??從寒門之中拔擢俊才,乃趙宋天下坐穩江山,代代有序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