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與王道:“你妻家來人,你為何不在家款待?”
王則道:“那蕭二郎君不學無術,一看便是紈绔子弟模樣,這樣的人孩兒平日看都不看一眼,更不用說結交了。”
王安石聞淡淡地責道:“這蕭二郎君卻是不成器,但你也要看在妻子的面上。”
王稱是。
如此這件事便輕輕揭過了。
王問王安石三司條例司如何?
王安石道官家已是答允了,如今正在物色人才。
王道:“可以舉章子厚。”
王安石點頭道:“我已在官家面前薦他為編修三司條例官,并加集賢校理,中書檢正,官家已是答允了。”
王拍腿道:“善。”
“那么劉恕呢?”
王安石沉吟道:“此
人怕是不肯來。”
頓了頓王安石道:“劉恕跟隨君實修書多年,有了他在三司條例司,也算可以集思廣益了。”
王道:“此人冥頑不靈,不來也罷。”
“那么章度之可舉?若他在三司條例司……”
王安石道:“官家不允。”
王吃了一驚,嘆道:“若是章度之在便好了,此人一直在官家身邊,卻不與我們一路。遲早會是心腹大患,如今調至條例司卻正好可為爹爹所掌控。”
王安石看了王一眼。
王道:“當然若是他聽話辦事,給他一個好的前程也不妨事。”
王安石道:“經此一事,我方知官家有多信任章度之。”
王道:“若是如此那么更要調走了。”
王安石道:“怎么調?除了章度之,還有韓持國(韓維),孫允中(孫固),陳述古(陳襄),難道要閉塞圣聽不成?”
王道:“那么就安插自己人,我們在官家身邊雖有呂吉甫(呂惠卿),但還是太少了,是了,曾子宣(曾布)可以舉薦至官家身邊。他與他兄長不同,他是支持爹爹變法的,還有……”
王安石道:“你說得這些,慢慢再議。”
王見王安石沒采納他的意見微微有些著急,但不知想到了什么,又心平氣和起來。
二月汴京滿是春色。
而從蜀地來的兄弟二人正望著汴京的南薰門感慨良多。
他們便是蘇軾,蘇轍兄弟。
他們回鄉安葬了蘇洵,等到喪期滿了如今又回到了京師。
蘇軾身后的車駕里跟著他續弦之妻,他是蘇軾前妻的妹妹,小蘇軾十一歲。蘇軾回鄉安葬蘇洵,又娶妻之后在熙寧二年的二月又回到了京師。
到了亭外卻見站著一人是孫覺,另一人便是劉恕,他們都是蘇軾的好友,知道蘇軾返京后便提前來接二人了。
舊友重逢自有一番歡喜,眾人閑聊了一陣,孫覺笑道:“好教子瞻曉得,度之如今已是官拜天章閣待制了。”
蘇軾聞吃了一驚問道:“何時的事?”
隨即蘇軾笑了笑道:“度之平步青云早在意料中,卻不料這么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