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恒信也不著急,就在那里等著。
夫妻倆覺得,豆腐和醬油這兩種東西,能夠長期穩定賺錢的必然是醬油。
豆腐嘛,除了點鹵是關鍵,其他工序都很簡單。
相信用不了幾年,肯定有聰明人能夠研究出來,到時候也不會是什么獨家秘方。
因此,他們不打算將方子賣得太貴,就由付恒信來出價好了。
反正他們會簽署協議,即便付家學會了做豆腐,也不會影響到他們家的收入。
醬油就不一樣了,工序比較復雜,即便有人想偷學,也不一定能學得去。
而且長期的生意,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時時有進賬,直接定價就可以。
何項北粗略估算了一下醬油的成本。
三斤黃豆能制出一斤醬油,成本需要三文錢。
但醬油當中還需要鹽,鹽的價格就很貴了,城里雜貨鋪售賣的鹽,一斤要五十文。
而一斤鹽只能做三斤醬油。
也就是說,一斤醬油算上人工費用,成本就要二十文左右。
由此可見,醬油的價格必然會很高。
不但如此,夏華國鹽的價格還漲幅不定,最貴的時候,可以達到一兩百文一斤,最便宜的時候也沒有低于四十文的。
夫妻倆最后一致認為,醬油每斤至少要一百文以上,才能保證長期有賺頭。
商量好,夫妻倆再次出現在付恒信的面前。
最終,雙方商討過后,付恒信對豆腐方子主動出價兩千兩。
這個倒是比何項北與蘇韻婉預期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