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嬪連忙俯身謝恩,韓舒宜也替她開心。長兄要回京述職,說不定能親人相見呢!是大好事啊!
皇帝說完正事離開了,皇后若有所思。
苗貴妃的寵眷不衰,賢昭儀也異軍突起,她若是放任下去,難免養虎為患吶。
只是她是皇后,做事要體面些,少不得要尋個更合適的機會。
*
韓舒宜巧手制成的珠花纏花,先在后宮女眷中流行,后逐漸蔓延到宮外。
畢竟勤儉之風,一直都是美談,上行下效,宮外女眷戴上一朵也不費什么事,還能得個好名聲,何樂不為?
韓國公被許多人夸獎,教女有方,讓他喜不自勝,加緊鞭策小兒子學習。
他盤算很好,大兒子學武進宮做天子近臣,小兒子學文考科舉,兩邊不耽誤,嘿嘿嘿!
韓世律看著這些科舉典籍,一個腦袋兩個人,讀了半天,就兩字,不熟!
他趁著爹走了,連忙溜到柴房,隨手拿了根燒火棍,比劃起來。
身隨意轉,心隨意動,棍之所指,所向披靡!
連著打了一個時辰,一點不覺得累。
他悄悄溜回書房,正要拿書裝樣子,韓國公去而復還,正要問他學到什么程度,先聞到一股臭汗味。
韓國公大怒,你小子!陽奉陰違啊!等著!
一頓好打。
韓國公苦笑,教女有方,兒子怎么這么不好教啊!
*
韓舒宜好生風光了一把,連夏太后都專門召見了她,賞了兩本手抄佛經。
她好好收了起來,免得有心人拿來做文章,并且開始收拾夏裝,準備去避暑。
宮里為了防刺殺,很少種植高大的樹木,一到夏天,酷熱難當,也只有去行宮能舒服些,要在行宮從六月初一直待到八月。
不過名額有限,不得寵的妃子去不了。
五月底,所有人出發了,到行宮后安頓好,頓時跟解放一樣,撒著歡的轉悠。
韓舒宜還是第一次來行宮,果然有趣。行宮里多湖泊多小船,還種了稻谷,果樹,葡萄等等,滿目琳瑯,風送清香。
韓舒宜盯著葡萄架子,盤算著八月初能熟嗎?若是能熟,自已做個葡萄果酒也是不錯的。
她盯的入神,突然聽到噗嗤笑聲,正要回頭看看是誰膽子這么大,發現竟是皇帝。
“愛妃真是個饞貓!這就打算摘葡萄了嗎?還沒掛果呢。”
韓舒宜羞惱的回頭,果不其然,敢這么囂張的,只有皇帝。
“嬪妾沒有嘴饞,只是再想,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葡萄美酒到底是個什么滋味,才能讓詩人念念不忘。”
皇帝饒有興致的說,“朕也好奇,愛妃會做?”
“不會可以學嘛!”韓舒宜眼珠一轉,立刻答。
皇帝笑了笑,“那朕就期待愛妃的妙手了。”
他含著笑意走了,韓舒宜有些懊惱,嘴快嘴快,失誤!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