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庭禎見娘正跟女眷說話,慢了幾步,等人離去了才上前,“娘,那是誰啊?”
“你妹妹未來的伴讀。”韓舒宜答,“怎么了,不去賞賞花?內務府可是安排了許多珍稀品種呢。”
“我還是避遠點吧,今天的主角可是二哥啊!”孟庭禎順嘴答,他若出現,能被皇后娘娘釘穿了。
韓舒宜輕笑,果然這點上,母子有默契。
皇后選兒媳,她們避的遠遠最好。
賞花宴上,二皇子坐立不安,硬著頭皮按照母后的囑咐,跟各家閨秀說客套話。
看的多了,各個都好像差不多。
他其實沒心儀的女子,但對于這樣生硬的相看,很反感。
但所有人都這樣過來的,不是嗎?
賞花宴散后,皇后左思右想,再三衡量,終于列出一個名單。
妃子正妃名單候選人,有皇后娘家的侄女,周首輔的孫女,還有大將軍的幼女。
側妃人選就多了,禮部尚書的妹妹,右都御史的女兒,還有錢首輔的侄女,一共十個人。
二皇子看著密密麻麻的名單,心底都覺得一緊。
皇后還在繼續說,“兒啊,這些人呢,你隨便挑誰都可以,都是好姑娘,哪個都堪當大任。”
有權或有勢,都能助二皇子一臂之力。
二皇子心知,母后雖這么說,但心里最盼望的,還是自已選娘家侄女做正妃。
可他對著程家表妹,更似兄妹,實在升不起綺思。
表妹十四,他就記得表妹喝湯被燙著,哇哇大哭的樣子。
所以二皇子婉轉的說,“要不,還是問問父皇吧,問問他的安排。”
皇后不甘心,“你自已選個合心意的。”
“再合心意,也大不過父皇的安排,我聽父皇的。”二皇子委婉拒絕。
皇后不甘心的追問三次,二皇子沒松口,堅持到底。
皇后只得把名單轉交給皇帝,讓他來決斷。
皇帝對二皇子自然疼愛,接過名單,私下問二皇子,想要個什么樣的。
“兒臣想著,皇家媳婦不好當,兒臣還是兄長,還是找個端莊持重,柔婉和順的女子更好。”
皇帝對著名單沉吟,要這么選的話,最符合標準的,自然是周首輔的孫女。
是周首輔親自撫養長大的,家學淵源,飽讀詩書,是個才華橫溢的姑娘,而且脾氣性格都不錯,堪當大任。
至于側妃.....給皇后一個面子也好,就娶程家的姑娘。不過人姑娘還小,晚幾年成親,剛好。
于是,二皇子的正側二妃,就算定下了。
不過皇帝也有心讓自家孩子過的平順些,沒有馬上下旨,反而預留了一年半載的空閑,想讓二皇子跟周家姑娘相處相處,增進感情。
二皇子感激接下。
面對這個結果,皇后自然不滿意,但也無可奈何。程家主支就這么一個身份夠爭正妃的姑娘,偏偏歲數小了點,能爭到側妃位置,已經很好。
可她還是橫豎看周家姑娘不順眼,覺得她奪了侄女的正妃之位。
不過二皇子倒是很欣賞周家姑娘,兩人開頭淡淡的,但周家有許多典籍和古書,二皇子偶爾提起,周姑娘都看過,取了手抄本送來清賞,就逐漸跟二皇子熱絡起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