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孟庭禎心底想,他要是答話,跟大人欺負嬰兒沒區別。
他熟知各地風土人情,人事任免,大事小情,甚至記得未來二十年的賦稅多寡,了如指掌。
真要回答,兄弟們哪兒還有站的地?
贏了也是勝之不武哇。
而皇帝也欣賞他的利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也是一種膽量。
至于四五皇子,結結巴巴,算了,至少知道答話,還行吧。
皇帝絲毫不覺得自已的行為,有多雙標,多讓人咬牙切齒。
眼下稻子快成熟,在田地里沉甸甸的低頭,象征著累累碩果。
看著滿地收獲,皇帝不自覺想起賦稅的事。
抽肥補瘦,是大錦一貫的政策,江南的物產比別地豐富,賦稅也更高一些。看似不公平,但苦寒之地,一年辛苦下來,收成可能才江南的一半,勉強糊口。
不抽肥,別的地方過的更艱難。
巡幸至此,按理說,這些城市都是要減免三年賦稅的。
但是減免之后,有沒有法子增加國庫的收入呢?
皇帝思考完畢,就讓幾個皇子回答。
增加賦稅收入?那除了加稅,還能有什么法子?
四五皇子面面相覷,硬著頭皮回答,“從一成的賦稅,加到一成半?”
不然怎么辦?賦稅又不是憑空變出來的。
孟庭禎只需要腦子一轉,就知道好多條辦法。但他不想出這個風頭,于是遮遮掩掩,不停地給二皇子打手語,試圖讓他去說。
二皇子看的似懂非懂,實在鬧不懂六弟在說什么。
孟庭禎干脆挨著二哥,跟他說小話。
二皇子聽完,眼睛一亮,“好辦法!”
這個法子,可比單純的提高賦稅好用多了,也屬于抽肥補瘦的一種。
不過他不肯獨占功勞,一開口就道,“兒臣跟六弟商量出個辦法,叫做階梯式收稅。父皇且先聽聽,看看有沒有可行性。”
“喔,怎么個階梯式?”
二皇子便仔細描述,根據一戶人擁有的田地來計算。
若是在二十畝以下,按照原先的一成賦稅來計算。
若是二十畝到五十畝之間,按照一成三的稅率來計算。
五十到一百畝之間,再按一成五來算。
擁有的田地越多,收入自然越多,要是想拿出更多些的賦稅,也沒那么困難了。
土地太少的,可能剛夠一家子吃飯,就別折騰他們了。
仔細琢磨清楚這個政策后,皇帝也贊道,“確實不錯!”
雖然實施起來有難度,但是至少是個思路。
“宴兒思路敏捷吶。”
“還是六弟腦子轉得快,主意是他想的。”
孟庭禎只得站出來,謙虛接受父皇的夸獎。
“都是父皇教導有方。”
屁啦,這主意其實是娘教的,孟庭禎在心里想。
皇帝反復琢磨,愈發覺得可行,先記下留待以后備用。
午飯時分,他們在農家用飯。
農家精心準備了許多山野野味,別有一番風味。
用過飯后,他們在農家午歇,準備傍晚再回去。
四皇子躺在農家的木榻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一動,床板就跟著吱呀作響。
也叫他更加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