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沒讓人稟告,突然進來的,倒也聽到兩位愛妃的實話。
韓舒宜從來管得住嘴,不說不該說的話,眼下也不懼,拿起羊毫筆,遞到皇帝手里。
皇帝當起苦力,韓舒宜磨墨,惠妃興致勃勃裁紙,一口氣裁了一大疊,笑盈盈等著皇帝慢慢抄。
皇帝不禁苦笑,嗨,抄吧,也算是盡點心力。
“這些經書抄好,供奉,也愿常氏早登極樂。”韓舒宜真心實意的道。
登了極樂,也免得有人再拿常氏做文章。
皇帝能聽出她語氣里的真誠,又想起母后說,常氏可能是被人害死的事,不禁一陣頭痛。
冷宮偏僻,無人看守,無人證明,導致此事成了一樁懸案。
他也是實在心煩,才想著過來清靜清靜,結果又想了起來。
不過皇帝努力屏退雜亂心思,轉換話題問起三公主,提這個,惠妃明顯多了許多談興,說起小女兒的許多趣事。
就連女兒眼饞別人吃桃子,拿到桃子啃不動,只能拿牙齦慢慢磨,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皇帝聽著三公主養的極好,知道惠妃是上了心養育的,不經意又想起陳美人的胎。
除夕宴飲,陳美人自陳有了身孕,就一直派最好的太醫養著。奈何陳美人身體嬌弱,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疼,吐兩口都要趕緊找太醫來,實在折騰人。
要是像惠妃和賢妃懷胎時這么省心,他也不用煩。
聽出皇帝語氣里的抱怨,惠妃不禁輕嘲。
那是陳美人不知道輕重,拿龍胎爭寵吸引皇帝注意力,殊不知養好身體,養好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平安落地,有的是爭寵機會,還差那一會兒嗎?
聊到此處,皇帝突然起了心思,“惠妃,朕瞧你照顧孩子照顧的極好,不如去照顧陳美人的胎?”
一樁重擔突然落到惠妃頭上,把人砸的暈頭轉向。
韓舒宜心里急翻了天,面上卻不露。
照顧別人的胎?功勞沒有,全是苦勞,平安生子是應該的,若是出事,就是辦事不利。
這種燙手山芋,誰沾誰倒霉。
好在惠妃不是昔日的愣頭青了,說話極其婉轉,“皇上能這么說,可見是信任臣妾的能力。不過臣妾也是頭回養,也是摸索著照顧,自已的孩子摔摔打打的,也不妨事。若是經驗不足,養的不好,就擔心了。”
“若是可以,不如交給太后或者皇后娘娘,她們經驗更豐富,更合適呢。”
照顧后妃的孩子,是皇后職責。要是陳美人住在自已宮里,自已是主位,照顧還說的過去,不然,就是搶皇后的事干。
不過,皇帝能動這樣的心思,說明對皇后,少了信任。
惠妃勾起隱秘的笑意,活該,自食苦果。
皇帝也是說完,才發現自已似乎太不給皇后臉面,淺淺一笑,不提了。
*
宮中,暫時還算平靜,眾人都在忙著抄經,安撫自身。
上次毀了一頁韓舒宜抄的經書,皇帝要賠十頁自已抄的經書。
皇帝都說,“宜卿不去放高利貸,簡直可惜了,這可是翻了十倍的利潤!”
不過架不住愛妃撒嬌打滾,他還是同意了,好不容易抄完,還要親自送去佛前供奉。
放到佛堂后,皇帝本想轉身就走,側殿窗口,卻有一個熟悉的背影一一閃而過。
素心!
皇帝恍惚間,不知道是不是自已看錯了,連忙追了過去。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