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醫少藥,沒吃沒喝的仁和醫院,那些傷病人的哀嚎和怒罵,那些自殺和被打死的醫護,那些混亂
眼前的這個小基地,人們各司其職,有秩序地忙碌著,有甘愿犧牲的戰士,有清晰明確的管理條例,關鍵還有水平超高的伙食
形成鮮明對比。
只是沉默了幾秒鐘。
歐陽默便在同事們企盼的眼神中,點了點頭。
“好,我們回去集體表決,要不要加入這邊。”
“哦!!”有人立刻歡呼起來。
仿佛加入已成定局。
“但是。”歐陽默強調,“即便加入,我們的前提也必須是,不能放棄醫院現有的傷病員——這是我們醫護人員的底線職責。大家有異議嗎?”
“沒有。”陳護士長第一個表態。
年紀大一些,有一定人生閱歷的她很清醒:“如果這里要我們加入的條件是放棄其他病人,只能為這里服務,那我們就成了這里的仆人。一個不肯接受傷員的基地,建立的初衷怕是不像表面說的那么冠冕堂皇,我們留下來也未必會有好日子過。”
“是的。”歐陽默說。
他預感,這個基地不會拒絕他們和醫院病人的加入。因為那天的追悼會上,他也在場,深切感受到了葉祈等人的救世氣質。
他們想要在災后毀滅的世界里做點什么的心,跟他,一樣。而且似乎,比他還要多。
門外,悄悄聽著的喬藍偷偷笑了。
太棒了!
沒想到這么容易,一頓飯就能拐到一群醫護!
話說回來,他們要是真為一頓飯就急吼吼加入,棄醫院同事和病人于不顧,她還會猶豫要不要他們呢,那種人的品性堪憂啊。
可他們沒有放棄堅持。
這就太好了。
這樣的醫療團隊用著才讓人放心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