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數個一二三的功夫,城門就被炸倒。
而且,赤月閣爆破組的人裝填的炸藥控制的十分精準,只炸城門跟城墻連接處,不傷城墻和大門。
只是大門后的士兵會喪命。
打仗,哪有不傷亡?死幾個守門兵已經攻城最小的代價。
第三步,五萬精兵,兵分三路。
一路攻城墻,一路控制守城將領,一路控制城內守軍。
守城將領若是識時務,則抓了當俘虜,若不識時務,當場格殺。
至此,一城被占,全程不過一個時辰。
打的就是對方的措手不及。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
攻城太快,敵軍反應不過來,就意味著他們同樣保存了足夠的實力。后期控制起來會比較難。
秦將軍只能想方設法從北川等地抽調一小部分駐軍帶著才訓練出來的新兵守城。
萬萬不能讓才奪過來的城就成為季宴時背后的隱患。
其中的壓力讓秦將軍連睡覺都不踏實。
一國根基是百姓,一城根基同樣是百姓。
若百姓真齊心反抗,再配合沒多少傷亡的守軍真是麻煩事。
以季宴時的聰慧不可能想不到這一點,只是以現有的兵力、局面,除了這樣別無他法。
他能做的就是加快攻城速度,以及留一部分炸藥給守城將士,必要時起威懾作用。
爭取拖到大局已定,這樣他才能回頭平定剛攻下的城池。
連下頭最普通的士兵都知道,情況很緊急很危險,但凡一個不小心讓消息走漏,引得西蒙二十萬大軍回頭,他們就會背腹受敵,兇多吉少。
赤月閣每個人都打起十二萬分精神。
他們秘密受訓十余載,吃過旁人沒吃過的苦,受過旁人沒受過的罪,棄了原有的姓名,為的就是這一天。
所有的人憋著一口氣,提心吊膽的小心翼翼。
打仗,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幸好,連老天爺都站在季宴時他們這邊。
他們只用了兩天時間,確切的說三個,半晚上,就推到了第五座城。
赤城。
前兩晚上,季宴時他們攻下了四座城。
第三天休息了一整天,后半夜才開始攻城。
依舊是三部曲,先切斷赤城傳遞消息的途徑,控制住赤城守城的將領和軍營。
只是第三步和之前不一樣。
之前第三步用的是秦家軍,攻打赤城時,第三步用的是赤月閣主暗殺的高手們。
他們悄無聲息出現在城墻之上,殺死城墻上的士兵,換上他們的衣服。
全程沒引起西蒙軍的注意。
在赤月閣的人出動時,季宴時也沒在營帳中。
他親自出馬,趁夜到了西蒙軍主帥的軍營,把人綁了帶回去。
有些時候需要敵軍主帥的人頭來祭旗,有些時候需要活的人質。
此時還不是敵軍主帥死的好時機。
西蒙二十萬駐軍是在赤城換上大乾和秦家軍的旗幟后才意識到赤城被奪的。
可惜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