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棠回北川帶上火焰,又在李婆婆的堅持下,把夏荷也帶上了。
主仆三人加上一只老虎,從禹城借道而過,到了赤城。
赤城是盤城前方的城池。
赤城和盤城中間的空地上,就是西蒙二十萬駐軍。
當然,經過幾次交戰,二十萬駐軍已經不足十五萬人。
沈清棠雖是頭一回到赤城,但是赤城已經有了沈記的鋪子。
在這邊開店的是天天。
天天年紀不大,卻已經成了一名老成的掌柜。
天天看見沈清棠,十分驚訝。“東家,你怎么來了?”
“來看看你們,順便處理點兒事情。”
天天把沈清棠迎到二樓雅房中,安排下頭的人端茶倒水,興致勃勃道:“東家,我早就盼著你過來了。
我遇到點兒問題,就等著你過來教我。”
沈清棠含笑點頭,“好。不急,慢慢說。”
天天摸摸頭,“看我!能讓您親自過來辦的得是大事。我的事不急,不急,都是小問題。東家,您來赤城做什么啊?”
沈清棠不答反問:“你在這里已經一年多了吧?了解這里嗎?這里的縣令是什么樣的人?商人怎么樣?心齊不齊?百姓的生活如何?”
天天想了想,撿著能回答的道:“我跟縣令打交道不算多。不過他不是個好東西,很貪心!野心也大,壓根不想在赤城留,一心想回西蒙都城。
在這里斂的錢財都用來打點了。
赤城的商人們倒是還行,跟北川的商人差不多,大家就是為了糊口。赤城也就比盤城人多點兒,地多一點兒。
不過赤城經商的人多,銀錢流通性強。”
這也是當初天天選擇在赤城開糖水鋪子發展下線的原因。
“赤城的百姓日子不算好過。他們的苛捐雜稅不比咱北川輕。我在赤城發展的下線大半都是普通老百姓。”
沈清棠眼睛一亮,“有多少下線?除了赤城,其他幾座城池,比如盤城、陽城還有前頭的安城等都有下線嗎?”
天天點頭,“有呢!還不少。西蒙地雖多,但是氣候不占便宜,多數時候干旱,經常莊稼顆粒無收。”
沈清棠眸光微動,難怪在盤城時那些里正不見兔子不撒鷹,拿到租地銀就痛快簽了契約。
原來怕收成不好。
“老百姓多數是牧民。對他們來說種地的收成遠遠不如養馬、養牛、養羊收成好。他們四處奔走最適合當咱們沈記的經銷商。
當初我來的時候也很忐忑,沒想到只三個月,附近大小十余個城鎮都有了咱們的下線。
其他城鎮也有咱們的經銷商,不過你規定的有地域限制,我不能越界,對其他地方的經銷商情況還不是很了解。”
沈清棠點頭,“辛苦你們了!”
她很清楚,經銷商也好,代理商也罷,都沒那么好當。
當初在寧城只是為了賺一筆快錢,解決黃玉和自己的難題。
沒想到一年過去,這些經銷商已經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無處不在。
沈清棠對天天道:“你能不能盡快把你所有的下線集合起來?我找他們有事。”
沈清棠如今管的攤子過大,在通訊和交通都不夠發達的情況下,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