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力空軍訓練基地,李干的辦公室里,趙飛龍等人坐在他對面,他在仔細看著照片。
趙飛龍他們拍攝的照片清晰度很高,還有無人機從空中拍攝的各個角度的俯視圖。
情報局一直跟蹤蘇聯的洲際導彈發展情況,但是這種導彈從來沒有出現過在情報報表上。
但是,李干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是老毛子的白楊洲際彈道導彈,是世界第一種公路機動發射的洲際導彈,即機動式洲際導彈。
白楊洲際彈道導彈的出現,成為了美國和北約國家最為忌憚的一種戰略武器。
最大一萬公里的射程,而白楊洲際彈道導彈最厲害的地方在于,它被搭載在更先進的發射車上,機動靈活,跑到哪里就能在那里發射,擺脫了對發射基地的依賴。
美蘇兩國幾十年以來,都在全力刺探對方的洲際導彈發射基地的位置,為的就是能在開戰初期,能夠一舉摧毀對方的戰略導彈作戰能力。
而白楊洲際導彈的出現,讓美國人此前做的努力成為了泡影,想要摧毀這些能夠通過公路快速機動的戰略導彈,難如登天。
李干記不清白楊洲際導彈的具體服役時間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就在最近兩年。
老毛子的保密工作水平的確是有兩把刷子的,竟然藏得這么嚴實。
從無人機的空中偵察照片能夠看得出來,這個基地的偽裝做得很好,若非是無人機貼近偵察,衛星也好偵察機也罷,估計是發現不了的。
而老毛子開始成建制部署該導彈,說明該導彈的性能已經完全成熟了。
這種能夠攜帶多枚分導彈頭的彈道導彈,具備變動機動飛行能力,突防能力極強。
就當前的反導手段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防住這種導彈。
這是老毛子手里真正的戰略殺手锏。
李干放下照片,對趙飛龍等人說,“這是老毛子最新式的機動式彈道導彈,一直有傳聞,從來沒有證實過,趙連長,你們立了大功。”
趙飛龍松了口氣,道,“謝謝首長。”
李干說,“夜鷹偵察連開創了超遠距離秘密偵察的先例,回去后,你們總結經驗,把這個作戰方式固定下來,下一步,你們可能要頻繁執行此類任務。”
最可靠莫過于人力偵察,李干從來不迷信技術,他從來相信一點——人永遠是最后的決定性因素。
李干說,“你們是全軍當前唯一一支能夠執行此類任務的部隊,你們不但要繼續增強自身這方面的能力,還要把教學辦法制定出來,對兄弟部門進行培訓。”
“我們需要更多能夠執行此類任務的部隊,不單單是偵察,趙連長,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趙飛龍起身說,“首長,我明白!”
如果把秘密偵察任務換成斬首之類的敵后突襲任務,可以想象一下,若干支這樣的小隊在敵后開花,夠老毛子喝一壺的。
這就是李干多年以前提出的超限戰概念。
突破傳統作戰思想的禁錮。
無論是單兵作戰能力還是單兵武器裝備,東大陸軍如今是地表最強。
別的不說,配備到單兵的小型無人機、穿梭機,獨步天下,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和其他國家不同,東大的傘兵部隊是歸空軍管的,不是獨立軍種,也不是放在陸軍麾下。
對傘兵部隊的運用,李干有成套的成熟辦法。
傘兵部隊的戰損率非常高,空降作戰的傷亡非常大,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空降作戰行動是諾曼底登陸,即便如此,美軍傘兵部隊的傷亡率依然超過了70。
可見,這個兵種從誕生的那天起,面臨的危險是天然巨大的。
李干乘坐專機前往感動機場,即傘兵45師的主要駐地,隨機帶上了趙飛龍,讓他們歸隊。
同一天,秦火那邊的空中穿刺式偵察行動開始,第一次出動,就像是一根攪屎棍一樣,把西伯利亞地區這口穢物缸給攪了個渾濁不堪。
李干駁回了偵察方案里關于一去不回的偵察方式,嚴格限制殲-8fr的偵察半徑不得超過該機的最大作戰半徑。
他要求加油機、預警機起飛,在勒拿河我方一側保持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值班,支援偵察行動。
李干一點也不擔心此舉會引起蘇軍的強烈反彈,反之,蘇軍的反應越強烈,李干越高興。
他們的反應越強烈,就會暴露越多的軍事單位和意圖。
如李干所分析的那樣,蘇軍的反應是點到為止的,他們還沒有動武的-->>意圖,也還沒有做好動武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