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隱身戰略轟炸機是必須要搞的,但是從技術發展的規律來看,第-->>三代戰略轟炸機的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技術是要實際運用起來才能有發展,我也明白你的難處……”
造他媽100架積累下來的技術,和光是搞空泛的研究,顯然是截然不同的。
李干眼神示意古道風去做防竊聽處理。
等古道風那邊搞好,李干這才沉聲道,“老唐,我給你透個底。蘇聯很有可能在我們對日作戰的時候向我們動武。”
“最高統帥部的判斷是,最早的一個時間節點是1990年。”
“蘇聯爆發糧食危機這事你應該也關注到了,美國罕見地向蘇聯提供了糧食,但是這個量不足以幫助蘇聯走出危機,說白了,美國人抓住這件事情吊著蘇聯。”
“蘇聯的春小麥收成已經完蛋了,按照現在的情況,如果今年他們今年的秋小麥收成還上不來,靠美國人賣的那些糧食,最多到1990年,蘇聯就得發瘋,否則就是大饑荒!”
唐昌洪神情嚴肅,不由地坐直了腰板。
李干沉聲說,“根據我們的判斷,到1990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將會擁有5艘大型航母,1000架先進戰機,以及80萬軍隊。”
“這是一個極敏感的節點,如果美國人不加以干涉,日本很有可能就走上極端,再次踏上侵略亞洲的道路。”
他吐出一口氣,道,“現在外部環境變化非常快,一句話,現在已經不是我們要不要打的問題,而是必須要還擊的問題。”
唐昌洪完全明白了。
沉思片刻,唐昌洪說,“李局,我有一個想法。”
“暢所欲,沒有什么不能說的。”李干道。
唐昌洪說,“小批量制造圖-160,同時,用圖-160的部分技術運用到轟-6深度改進型上去,如此一來,成本和時間都能控制,更容易掌握平衡點。”
“1990年之前完成定型并且生產10架左右,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對我們轟炸機技術的發展非常有意義。”
李干不得不考慮唐昌洪的這個折中方案了。
唐昌洪是純純的技術人員,他之所以不肯放棄,是因為轟炸機技術會在仿制圖-160的過程中得到非常大的發展和提升,這對搞技術的人來說太有吸引力了。
半晌,李干說,“老唐,你提的這個方案我記下了,等我消息吧。”
“好,好好好!”唐昌洪連連點頭。
沒有立即否定,那就是有希望。
次日,李干飛回京城,去見空軍司令許寶國上將。
李干直接進入正題,先把長飛廠那邊的情況介紹了一遍,隨即道,“司令,空軍是否需要圖-160組建一支能夠與美國空軍抗衡的戰略轟炸力量?”
許寶國神情嚴肅,他反問,“你的看法呢?空軍的一些情況,你比我還了解,說一說。”
李干說,“當前,我們的轟-6機隊是300架,始終維持這個規模,其次,引進的那批圖-160、圖-223,除了用作研究的幾架,其他的都加入了現役。”
頓了頓,李干說,“從最壞的情況反推回來,我們可能要同時與美蘇兩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開戰。”
“圖-160很難在這個時間節點之前實現大批量生產,數量上根本跟不上。”
“大規模戰爭打到后期,很多時候拼的就是數量,拼的就是工業產能和后勤補給能力了,轟-6是更適合的選擇。”
“基于以上幾點,我認為唐昌洪的方案是可行的。未來如果時間節點發生變化,我們就有了大批量生產圖-160甚至圖-223的時間。”
“至于錢這方面,我們現在不存在這個問題。”
許寶國點頭說,“你說得完全正確,五年前,你提出了兩個1000計劃,裝備1000架轟-6,裝備1000架殲-20。”
“空軍也是按照這個目標來建設的,以當前的情況來看,到1990年能完成80的目標,這個量,我認為是具備了反擊侵略者的能力。”
“既然唐昌洪的方案不對兩個1000計劃造成影響,我同意采納。”
許寶國根本不會糾結,因為李干提出的看法從來都是最適合空軍的實際情況的,這也是他說李干比他更了解空軍情況的原因。
點了點頭,李干說,“到1990年前,生產個10架圖-160,加上現有的,能拉出來一個戰略轟炸機旅,有30架左右。”
“集中使用的話,對手也是要掂量掂量的。遠程戰略打擊力量不止我們空軍一家,二炮才是主力,即便和海軍比,我們的分量也夠不上。”
“司令,既然確定了,我讓他們重新提交一份申請上來,立即把錢批下去。”
許寶國點頭,“嗯,時不我待,我們空軍要主動挑最重的擔子。”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