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架圖-169已經被拆得七零八落了,除了骨架,基本看不出原來是什么樣子。
若是換個行外的領導,在這里看現場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看不懂。
李干不同,他可是正兒八經的航空技術專家。
早在985廠試飛隊工作的時候,李干其中一個兼職就是飛機設計所的技術員。
飛機都是一脈相通,萬變不離其宗。
李干戴著白色勞保手套,一邊聽長飛廠的技術人員介紹圖-160各個子系統技術的研究情況,一邊具體看他們的反向研究思路。
對圖-160這個戰略轟炸機的技術,李干一直在糾結,到底是實際利用起來呢,還是像f-14那樣當做技術儲備。
實事求是地說,這種無隱身能力的可變后掠翼戰略轟炸機,未來的前景并不美好,或者說不符合東大空軍未來的戰略需求。
所以,李干必須得決定,是按照另一時空里的做法,繼續在轟-6這個平臺上搞改進型,一邊用一邊改,直到最后字母用光,先讓這名老將填補轟炸機的空白。
然后在這段時間里集中資源搞第四代隱身戰略轟炸機。
轟-6邊改邊用,前前后后七十年。
爭取來的不僅僅是時間,還節約了大量寶貴的資源,這些寶貴資源集中放在隱身戰略轟炸機上,這么做無疑是最具性價比的。
戰略轟炸機是世界大國國力的完全體現,哪怕是地區強國,也養不起這玩意兒。
如果說,搞殲-10需要投入1塊錢,那么搞戰略轟炸機就需要投入100塊,甚至更多。
當年要不是價格實在太優惠,李干根本不會引進圖-160,這玩意兒光是做保養就能讓一個縣的財政崩潰。
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一來,特別資金很充足,不存在需要看錢買菜的問題了,二來則是空軍不久將來對戰略轟炸機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最直接的需求就是不久將來的對日作戰。
一支龐大的空中戰略轟炸力量,是能讓美國人冷靜下來衡量得失的鎮定劑。
而在戰術層面,再厲害的戰斗機,其載彈量在戰略轟炸機面前,那都是小弟弟。
李干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從頭到尾詳細了解了長飛廠對圖-160技術的掌握程度,甚至具體到了生產工藝精度這一塊。
用了晚飯后,李干立即召集長飛廠的主要骨干連夜開會。
他開門見山地說,“你們的情況我看了,我需要你們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項目啟動后,第一架樣機多久能生產出來?”
唐昌洪沉思片刻,回答,“李局,最多兩年。”
李干沒表態,而是接著問,“第二,批量生產100架,就當前的原材料成本,能否把造價控制在2個億之內?”
總會計師立即提筆計算,末了,搖頭回答,“李局,做不到,最少也要5個億。”
李干同樣沒有表態,而是再一次問道,“第三,產能,批量生產后,每年能生產多少架?”
唐昌洪再一次沉思片刻,“李局,最少能生產5架。”
李干沒有再問了。
他敲了敲桌子,道,“1990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你們搞仿制圖-160,必須要在這個時間節點之前完成定型,隨即,每年的產量要在20架以上,單架成本要在2個億之內。”
“如果做不到,仿制圖-160沒有意義。”
這是他給長飛廠的結論了。
如果長飛廠能做到,他是會考慮批準這個項目,先造一批圖-160用一段時間,同時慢慢搞隱身戰略轟炸機。
會議室的氣氛很凝重,毫無疑問,李干提出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但是大家也知道,這是外部環境所決定的。
李干緩緩說,“如果做不到,你們要把一部分精力轉移到轟-6項目上,繼續做深度改進,空軍會用這款轟炸機繼續頂著。”
“散會吧。”
眾人起身離席。
唐昌洪留了下來,他坐到李干身邊來,沉聲道,“李局,我考慮過了,有那批老毛子專家幫助,多給我三年時間,你提的條件都能滿足。”
李干說,“老唐,你我之間也是老朋友了,能松口的地方,我是肯定會考慮的,可現在的情況不允許。”
“同樣的時間和同樣的錢,能換10架轟-6,你站在空軍的角度來考慮一下,你會怎么選?”
唐昌洪微微點頭,長嘆了一口氣,“圖-160的技術真的是非常難得的,對我們這塊的技術發展也非常有幫助。這個飛機,我們和空軍方面做了這么長時間的跟蹤研究,空軍的反饋是非常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