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陽春三月。
全國體制下,遭受了冰雪災害的南方地區迅速恢復如常。
此次冰雪災害的教訓,不單單在鐵路運輸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還把供電系統的脆弱暴露了出來。
國家對此進行反思,相關的針對性建設展開。
同一個月份,最高國防委員會突然公布了一項國防工業備份計劃。
即把東部沿海地區的重要軍工企業搬遷到中西部地區,一些骨干企業要在中西部地區建設分廠,或者把核心部分搬遷到中西部地區。
這項計劃一經出臺,引起了廣泛達到關注。
外界認為,這是東大新一輪的三線建設。
當年搞三線建設的背景是準備打大仗,準備和美蘇兩個強大軍事集團同時開戰。
因此,這項計劃被視為東大準備對日作戰的前奏!
美日頓時感受到了強大的壓力和緊迫感。
然而實際上,這項工業備份計劃并非表面那么簡單,它既是國防工業建設計劃,也是帶動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
從1980年到1987年,這七年間,東大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迅猛無比,一些地區的gdp年增長率在15以上!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
其中,南港地區以平均每年35的恐怖增長率,創造了全世界最驚人的經濟奇跡。
到現在,南港地區的經濟規模已經突破一萬億,該地區的常駐人口達到了驚人的1500萬人!
但是,和東部沿海地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嚴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
整個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最好、規模最大的地市,是天府地區。
然而,作為省府所在的地市,天府地區去年的gdp剛剛突破了3000億,不及南港地區的三分之一。
中西部地區的面積占據全國國土面積(包含遠東地區)的一半,經濟規模卻只有全國的五分之一,而面積占全國十分之一的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規模是全國的五分之三。
如果中西部地區的人口面積與經濟規模之間的比例關系能夠達到東部沿海地區的一半,那么東大的經濟總量將會直接翻個跟頭!
加大力度開發中西部地區的意義實在是太重大了。
從國家層面出臺政策,號召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資源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更是兌現那句話“先富帶后富,一起奔小康”的發展承諾。
作為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核心,天府地區的經濟核心是工業,工業里的核心是軍事工業。
部隊要有作為,要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出一份力。
李干正式簽署批準了關于成立鐵城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資源整合項目專門款項申請。
這意味著,軍隊資產全面整合進行企業化管理邁上了軌道。
軍隊下面有非常多包括農場、土地、工廠等在內的資產,規模非常龐大。
說句不好聽的,天下是軍隊打下來的,在當時那個年代,最好最優最多的資源優先掌握在軍隊手里,為軍事服務。
鐵城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便是統一管理和利用這些資源的軍隊背景的企業,實現資源優化利用和增值,為經濟建設出力。
李干以項目管理局局長的身份批準了一筆專項經費用于整合這些資源。
首先從天府地區著手,將軍隊所有的航空工業工廠整合打包,然后全部充入航空工業集團里面。
類似的情況頻頻發生,或直接移交,或整合后移交。
對老百姓來說,剛剛對外營業沒幾年的部隊招待所什么的,全部停止對外營業了,而是全部整合為兵站或者干脆移交給國企。
這么一輪大力支持下來,天府地區的經濟發展肉眼可見地提升了起來。
另外,依托航空工業,天府地區成立了一個規模非常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國家級的,吸引了大量航空技術方面的高科技公司進駐,進一步夯實了航空工業的技術基礎。
對軍隊來說,徹底剝離所有一切商業活動,既有利于提升部隊戰斗力,更能杜絕許多腐敗問題的發生,有百利而無一害。
在整個1987年上半年,李干第一次長期駐扎在京城,在項目管理局里坐班。
在三個月的時間里,從他手里批出去了大大小小一百個國防建設項目,其中大部分是裝備發展這一塊的。
李干手里管著一筆特殊資金。
這筆錢是以大中投資為主,秘密組建的金融軍團在世界各個主要股市進行金融投資、金融掠奪賺回來的。
單單是廣場協議之后,金融軍團就在東京股市賺取了高達1300億美元!
這是一個極為嚇人的收益。
而這筆錢,全部歸入了國防建設特殊經費里。
所以,李干現在手里不是沒有錢,而是錢已經多到花不完的地步。
否則,拿什么同時開建五艘航母?
6月底這一天,李干看到了航空工業提交上來的申請——他們要啟動圖-160的仿制計劃-->>。
李干看了提交申請的時間,是本月初交上來的。
他按下內部通話鍵,道,“龍臨,你進來。”
外面秘書室里的龍臨連忙走進來,“局長,你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