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干,你當控制系統是人的大腦呢?”
“就算是跟人的大腦一樣,沒有經過相關訓練,也處理不了這么復雜的指令。”
“改變航向航高航速,做常規的飛行機動,這就頂了天了。你給它們下特級飛行動作指令,不把控制芯片干燒掉才怪。”
等到李干落地下飛機,吳強大步迎上去就是一通埋怨。
李干一陣懵。
好一陣子,他才反應過來,現在的芯片技術沒法跟二十一世紀比,能夠做到常規飛行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自己是有些好高騖遠了。
不過這樣一來,問題出現了。
如果沒有辦法做過失速機動這些,如何和敵人有人駕駛的戰斗機空戰?
飛多少過去都是靶子。
他當即說道,“老吳,忠誠僚機應該是具備空戰能力的,換之,是得做過失速機動的。殲-6的氣動布局沒問題,你得想辦法讓它有這個能力。”
“否則,和自殺式無人攻擊機有什么區別?”
吳強一愣,嘴巴張了張,回過神來了。
是啊,如果不具備空戰能力,還不如自殺式攻擊無人機呢,還便宜得多。
他當即擰起眉頭,道,“集成電路技術已經到極致了,芯片的信息處理能力就是這么多,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這樣的話,只能繼續在集成電路技術上下工夫了。”
李干太清楚集成電路技術發展的難度了,另一個時空的東大,已經那么強悍了,還是讓這個領域的技術卡脖子卡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
簡單地說,芯片的處理能力和集成電路技術是有直接關系的,而芯片就相當于機器的大腦,腦容量大小,就看集成電路技術。
腦容量大,當然就能處理更加復雜的信息。
在這一塊,李干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他能拿出很多種優秀的飛機氣動布局,甚至能夠為航空發動機的研制提供技術方向性的意見。
但是在集成電路這塊,他頂多就是個鍵盤俠。
一行人簇擁著李干往地面控制中心走,所謂地面控制中心,就是一個移動方艙,可以裝在卡車上拉著走。
李干素來的習慣就是,試飛后立即進行復盤。
另有一隊技術人員跟著搜救隊乘坐直升機飛往那架被擊落的殲-6忠誠僚機的墜機地點去了,要把里面的黑匣子和控制系統拿回來進行研究,殘骸則會交給地勤人員進行處理。
到了地面控制方艙里,李干抱著胳膊仔細看完了兩架殲-6忠誠僚機的飛行軌跡,對比了指令下達的時間以及指令動作。
他擰著眉頭沉思著。
吳強等技術人員都在緊張地分析著,暴露出來的問題不少。至于讓殲-6忠誠僚機飛過失速機動,吳強目前是不敢想的。
他還沒畢業的時候就跟著導師參與到飛機設計工作里了,他太清楚過失速機動有多復雜了。
隨便一個機動,單單是飛行員需要做的操縱動作就有二三十個,分散到每一個末端,起碼幾百個信號需要處理。
當前的芯片根本做不到。
超出峰值,宕機是必然的。
忽然,李干問,“老吳,控制系統宕機的原因是單位時間里涌入的信號過載了,對嗎?”
吳強疑惑地看著李干,說,“沒錯啊,接收指揮機的指令后,首先解讀,這一解讀,一堆信號出來,系統就崩了。”
李干緩緩點頭,低聲自語,“明白了,指揮機的指令就好比壓縮包,發動到殲-6忠誠僚機的控制系統,系統接收完畢后解壓,瞬間彈出來數十個甚至數百個文件夾,所以系統崩潰。”
吳強想了想,說,“你拿計算機研究院正在搞的文件壓縮技術形容,很形象,是這個意思。”
李干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吳強也沒多想,繼續做他的分析工作。
李干無意識地踱步,走著走著走到了方艙門口那里。
他回頭想要和吳強交流幾句,看到吳強和他的團隊正在緊張地做著分析,當即打消了這個念頭。
索性,他走出地面控制方艙。
古道風立即迎上來,“去哪?”
這么多年過命的交情下來,李干和古道風二人的關系更像是戰友而不是上下級,私下里,彼此都是直呼其名的。
李干說,“回內場休息,磨刀不誤砍柴工。”
“是。”古道風招呼魏二牛上車。
二代勇士便往內場開去。
路過內場的運動場時,李干看到基地的警衛連正在搞刺殺操訓練。
下個月一號就是建軍節了,基地會搞慶祝活動,分列式和訓練展示是必不可少的。
“呈——刺殺操隊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