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美國空軍出動了嘉手納空軍基地的戰機后,李干立即意識到美國人急眼了。
他們不遠兩千多公里從關島派那幾十架f-15c過來,往返都需要進行空中加油,如此才能保證戰斗機至少在戰場上有1個小時的作戰時間。
如果從嘉手納空軍基地起飛戰機,不進行空中加油依然有2個小時的作戰時間。
嘉手納空軍基地的威脅迅速上升到了一等。
一架e-3預警機從嘉手納空軍基地起飛,隨即,又一架e-3預警機從鹿兒島上的美日聯合空軍基地起飛。
美日聯軍出動了兩架e-3預警機,分別指揮兩個戰場上的空戰,這也是飽和狀態了,即便出動第三架預警機,對指揮作戰的幫助并不大。
李干調整了航向,機頭直至嘉手納空軍基地。
他驚訝地發現,直到現在,美國空軍仍然沒有戰機發現他的存在,殲-35的隱身能力大大出乎他的預料,已經有與殲-20持平的跡象了。
燃油余量數據表明,03號殲-35是有足夠的油料突襲嘉手納空軍基地后,不需要經過空中加油的情況下,仍然足以返回2號艦所在的位置著艦降落。
問題在于,李干是空優掛載,并沒有任何對地攻擊彈藥,而且,殲-35和殲-20一樣,并沒有安裝航炮。
李干現在手里沒有任何能夠對地攻擊的彈藥。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沒有辦法對嘉手納空軍基地實施攻擊。
一個作戰計劃迅速在腦子里形成,李干繼續保持著距離海平面20米的超低空飛行,不過,考慮到油料問題,他沒有進行超音速巡航,而是保持了每小時970公里的經濟巡航速度飛行。
李干編輯了一條文字信息,打破無線電靜默三秒鐘,通過北斗衛星系統發送給了2號艦指揮塔臺。
鄧海昌以艦長的身份在指揮塔臺統一指揮,而在戰術情報中心里,則由海航第2艦載航空旅的參謀長負責,趙寶龍親自率隊起飛迎戰。
收到了李干的消息后,鄧海昌立即啟動對應的方案,命令第二批起飛的殲-15t掛載空地彈藥,包括曾經用來對小日本神廁進行精確打擊的防區外精確攻擊彈藥。
李干僅僅打破了三秒鐘的無線電靜默,盡管如此,依然被美國空軍的一架在沖繩島外圍巡弋的ep-3電子偵察機捕捉到了。
但是,信號出現的時間太短,這架ep-3電子偵察機也僅僅是發現,無法形成軌跡跟蹤,更無法分辨出這屬于哪一類信號,就別說破解了。
即便再過三十年,美國人也破譯不了北斗衛星系統的傳輸信號,更別說現在了。
4架殲-15t重載起飛,除了2枚用于自衛的pl-10空空導彈,全部掛架都掛上了對地攻擊彈藥。
得虧2號艦此次海試計劃里有實彈射擊的內容,因此彈藥庫里攜帶了種類齊全的彈藥,有五分之一個基數。
空軍裝備了三種主力對地精確攻擊彈藥,一種是重型空地導彈kd-61,是基于空射型yj-83研制的,最大射程300-500公里,戰斗部重達500千克。
第二種是反輻射導彈,專門用來打擊敵方的陸基雷達,在高空發射的時候,擁有驚人的500公里射程,是雷達殺手。
第三種則是防區外精確攻擊彈藥,這是一種具備巡航能力的長程攻擊彈藥,在末端會主動進入超音速飛行狀態,突防能力非常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