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對抗相互驅逐比拼戰技,那么rc-135的威脅是最大的。
甚至可以說,美日聯軍突然出動這么大規模的機群,就是為了配合rc-135的偵察行動。
這一點都不稀奇。
簡單地說,電子偵察機想要偵測對方的電子信號,前提是對方正在使用電子設備。
如果是一架保持無線電靜默的飛機,你除了能用雷達探測到它,獲取它的雷達反射信號特征,是無法偵測到它身上所使用的電子設備的信號的。
最重要的是作戰時會出現的電子信號特征。
如通訊頻率、雷達信號、火控信號等等,搜集得越多,就越有機會找到反制的辦法。
美日聯軍出動大機群逼近2號艦,明顯是要逼迫2號艦以及為其提供空中掩護的東大戰機和護衛艦艇進入作戰狀態,開啟其所搭載的所有電子設備。
李干對此有著非常精準的判斷,因此,他的首要目標就是rc-135!
他采取了超低空超音速巡航突防的方式。
起飛后,立即把航高控制在距離海平面20米的高度,隨即把油門桿推到了盡頭,這是非加力狀態下的最大油門。
殲-35完全具備了四代機的四大特征,就是貨真價實的四代機,因此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
出色的氣動布局,在渦扇-10b強悍的推力加持下,比殲-20更輕的機身,超音速巡航能力更強!
03號殲-35很輕松地突破了音速,迅速維持在了15馬赫這個狀態。
在突破音障的時候,產生的巨大的沖擊波在海面沖擊出一條淺溝,在后面形成了一條像是海龍潛行的痕跡。
區區20米的飛行高度,李干但凡稍有不慎輕輕掰動一下操縱桿,飛機就會一頭扎進海里。
從來沒有人在這個高度進行過超音速巡航。
殲-35本身就是隱身戰機,又在如此低的高度進行超音速巡航,別說rc-135以及那些f-15、f-16了,就算是美軍派出他們最強大的e-3“望樓”大型預警機,也探測不到03號殲-35的蹤跡。
李干就是要盡全力給予rc-135全力一擊。
rc-135根本沒有發現03號殲-35的抵近,它在大機群的掩護下,悄悄朝著縫隙向2號艦迅速逼近。
李干從態勢圖上看到,己方的殲-11b機群已經和日本空中自衛隊的f-15j進入大亂斗了,雙方的飛機交織在一起,殲-11b隊形沒亂,保持著向外壓迫的態勢。
小日本空自在這方面根本不配當東大空軍的對手。
另一方面,李干看到6架殲-20正在以2架為一組的縱隊,同樣以超音速巡航的姿態直奔關島方向飛來的f-15c機群。
2號艦在原來的海域徘徊,要等待接收從陸基機場緊急飛過來增援的殲-15t艦載戰斗機。
此時,rc-135距離2號艦的位置是570公里。
空警-2000已經前出,對rc-135進行了持續跟蹤。rc-135這種以波音-707為平臺改成的偵察機,幾乎沒有隱身能力可,雷達反射信號特別明顯。
李干看了看他和rc-135的相對位置,迅速計算出了其進入pl-15c射程的時間。
17分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