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主力艦艇裝備了11管30毫米口徑的近防炮,陸軍正在研究如何將這玩意兒安裝裝甲底盤上,作為伴隨的野戰防空武器。
李干看到前方驟然出現爆炸的彈幕,驚得冷汗都下來了。
他立即壓機頭俯沖,堪堪避開了彈幕,隨即打開加力加速桶滾轉彎脫離。
這個時候,他已經意識到,絕對是遭到了友軍防空火力的攻擊。
在陸軍防空部隊看來,眼前這架黑乎乎的、從來沒見過的戰機太他媽厲害了,竟然連續規避了高射炮的射擊。
值班的連長立即下令,對01號殲-35發射了中近程防空導彈,那是安裝在陣地上的紅旗-12導彈。
紅旗-12同樣一般是以車輛為底盤,但同樣也可以安裝在永固陣地上。
這種導彈的射程在5-50公里之間。
此時01號殲-35已經憑借著強悍的機動能力躲開高射炮彈幕,正在加力加速往山谷西端飛去,眨眼之間就飛出了高射炮的射程。
不得不說,陸軍防空部隊的值班連長頭腦非常的清晰,戰術素養也非常高,立即做出了最合適的應對。
兩發紅旗-12導彈拖著尾焰直奔01號殲-35。
雷達告警器沒有起作用,因為導彈內置了敵我識別器,理論上來說,這兩發紅旗-12導彈是不會攻擊01號殲-35的,因為敵我識別之后,它們會把01號殲-35歸類為友軍。
可偏偏,01號殲-35的敵我識別器此時出現了故障,在斷斷續續發送出去幾節信號后,就徹底不工作了。
兩枚紅旗-12稍一猶豫,就堅定了目標,一心一意地朝著01號殲-35奔來。
這個時候,李干看到了導彈的尾焰。
他大吃一驚,隨即果斷地拉起機頭開始瘋狂爬升高度。
他可太清楚紅旗-12的性能了,這玩意兒的最大過載達到了驚人的35g,機動能力非常強悍。
大多數戰機以及飛行員最多承載9個g的過載,那已經是超級過載機動了。
而導彈為了追上大過載中的戰機,最大過載越大越好。
紅旗-12定型的時候,李干是親自率隊過去驗收過的,兩發齊射攻擊一個目標的命中率是95!
最要命的是,01號殲-35是1號原型機,根本沒有裝載干擾彈!
李干只能利用機動擺脫兩枚紅旗-12的追擊!
他果斷爬升高度脫離山谷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動能,有足夠多的動能,才能做出更大過載的機動,才有擺脫紅旗-12追擊的機會。
當然,他也可以跳傘棄機,但是,如此一來,今天試飛所得的寶貴數據,就蕩然無存了。
兩枚紅旗-12導彈已經逼近到了3公里范圍內,擊中01號殲-35就是一眨眼之后。
李干沒有做出任何改變,依然繼續加速爬升獲取高度。
越是關鍵的時候越要沉住氣。
他太清楚紅旗-12的性能了,當然,也知道紅旗-12的不足。
主要是武器裝備,就一定有不足之處。
紅旗-12的不足之處就是導引頭對地面雜波的識別能力比較弱。
換之,如果目標向山里俯沖,尾隨的紅旗-12勢必會從爬升追擊轉換為俯沖追擊,導引頭就必定是向下搜索的,地面雜波就會對導引頭產生影響。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