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干一個命令把吉海昌、趙寶龍叫了過來,他們都帶上了各個部門的骨干。
趙寶龍還好,2號艦完成本艦的海試之前,輪不到他們上艦,他帶了飛行骨干直接就從南灣空軍基地飛了過來。
吉海昌等人就比較麻煩了。
海航派直升機出海著艦接上,送到南灣空軍基地后,再乘坐空軍的運輸機飛到985廠機場。
吉海昌一路上都在琢磨,有什么事情比2號艦的海試更重要呢?
電文里什么都沒說,只是一句要求什么時候之前到什么地方報到的內容。
他打破腦袋也想不到會是第四代隱身艦載戰斗機試飛的事。
殲-35還處于保密狀態,即便是內部人員,也只知道是殲-10h。
定型會上就明確了,殲-35這個編號什么時候公開,要得到部隊最高領導機關的批準,在此之前,對外繼續沿用殲-10h這個編號。
在001型航母正式入列之前,讓殲-35達到列裝標準,盡管李干知道非常難辦到,但依然將此定為了實戰試飛目標。
他把吉海昌、趙寶龍和孫生祿都叫到了機庫這里,讓孫生祿做了一番詳細的介紹。
趙寶龍人都傻了。
他和孫生祿是同期,都是從第2航空教導旅出來的,二人之間關系非常好。
他道,“老孫,我殲-15t都沒開利索呢,你們就把四代隱身海殲搞出來了!”
孫生祿很自豪,試飛員的價值在這一刻得到了完全的體現。
他說道,“老趙,開過殲-35,你是不會再想開殲-15t的了。我們這個飛機的技術對標殲-20,用了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并且是側桿操縱。”
“側桿操縱?”趙寶龍眼前一亮。
大多數戰斗機的操縱桿是在中間位置的,也就是在飛行員的兩腿之間。
電傳飛控出來之前,飛行員操縱飛機是通過液壓系統來實現的,所以飛行員是需要有把子力氣的,把操縱桿放在中間便于雙手操縱。
而電傳飛控是通過電子信號來控制飛機的襟翼,要靈敏得多,也省力得多,有采用側桿操縱的條件。
采用側桿操縱更加便于飛行員的操縱,因為更加符合飛行員坐在駕駛艙里的姿勢。
左手油門桿右手操縱桿,飛行員操縱起來更加的協調,即人體工程學。
側桿操縱系統的難度還體現在要解決飛機縱軸線兩側的配重問題,概括地說,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采用側桿操縱性價比很低。
歐洲那邊是從陣風戰機開始采用了側桿操縱系統,而美國則是從f-16開始。
這時,李干說,“殲-35是全新的第四代隱身艦載戰斗機,作戰邏輯和三代機有明顯的區別。把你們二位請過來,一來是看一看這個飛機,二來是討論一下訓練安排。”
趙寶龍問,“首長,是否已經確定殲-35上2號艦?”
李干說,“那要看你們的訓練進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