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 > 第300章 殲-35

      第300章 殲-35

      殲-10h搭載的兩臺渦扇-10b發動機,和殲-10d、殲-20用的是一模一樣的型號。

      渦扇-10b推力強大,能夠讓殲-20實現超音速巡航,放在殲-10h上,自然也是能夠實現這種能力的。

      薛學力團隊正在攻關渦扇-15,瞄準了20噸這個級別,那是新一代大推力發動機。

      這個型號的發動機才是殲-20的完全動力系統,換裝了渦扇-15之后,殲-20最大的短板將會被解決。

      事實上,渦扇-15服役之時,就是殲-20完全版誕生之日。

      比殲-20更輕更小的殲-10h搭載了渦扇-10b,在試飛中做過1500公里的最大超音速巡航飛行。

      這意味著,作為艦載戰斗機,殲-10h擁有完全碾壓f-14、f-18、蘇-33、陣風等艦載機的機動優勢。

      李干駕駛殲-10h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飛行。

      他的總體感受是,這是一款比殲-20便宜的艦載型空優戰斗機。

      下飛機的時候,李干想起了李遠海希望用殲-10h替代殲-15t的打算。

      事實證明,這個想法是錯的。

      在不破壞隱身能力的情況下,殲-10h只能在載彈艙里掛載6枚pl-15空空導彈。

      殲-10h紙面上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33噸,但是,在隱身優先的情況下,只掛載6枚pl-15空空導彈,滿油狀態,起飛重量也就26-27噸的樣子。

      殲-10h在機翼和機腹處預留了掛點的安裝位置,可是,如果這么做,殲-10h的隱身優勢就不復存在了。

      李干的看法是正確的,殲-10h是負責爭奪制空權的空優戰機,對海對地打擊這種粗重活應該交給膀大腰圓的殲-15t來干。

      如此,航母艦載戰斗機部隊就分工明確了,殲-10h負責踹門,殲-15t負責扔導彈扔炸彈。

      李遠海并不是想用一種型號來統治艦載戰斗機的作戰領域,恰恰相反,他以及整個海軍,目的一直是希望艦載機部隊是多機型分工明確的合成部隊。

      因為東大是大國,要面對的敵人、戰場環境,都不是那些歐洲國家能比擬的。

      所謂歐洲強國,強在何處?

      強在經濟。

      單單看他們的國土面積和地理位置,他們一種飛機就足夠用了,一腳油門就出境外了,既負擔不起多種機型也沒有必要。

      多用途戰斗機的概念是歐洲國家提出來的,美蘇兩國從來不走這個路子。

      所以歐洲各國搞戰斗機從來都是一條線,比如法國,從幻影到幻影2000,再到陣風,就是明顯的往多用途的方向走。

      同期的美蘇呢,空優戰機負責制空,就猛往這塊堆技術,如蘇-27、f-15,負責前線支援的就專司這份工作,比如米格-29、f-16,要上航母的有蘇-33、f-14、f-18。

      光是數這些機型的數量都得數半天。

      而法國呢,超軍旗空軍海軍通用,到了陣風,以此為基礎搞出來個陣風給海軍用。

      從設計之初就確定了陣風必須同時滿足空軍和海軍的需求。

      東大不這么干,也不能這么干,因為國家定位不同。

      空軍以殲-20和殲-10作為高低搭配,殲-11專司負責對地對海打擊、遠程空中火力投送。

      殲-10h出來后,海軍方面也形成了殲-10h和殲-15t高低搭配的布局,如此才算是構建起了航母戰斗群的完整打擊能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