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日本的軍費預算是250億美元,日本內閣通過的秘密軍費預算為3000億。
這個數字比美國1986年的軍費預算還要多整整200億美元。
1986年7月初,南海之濱的南港,最炎熱的季節到來,這種天氣將會持續到10月份,進入了11月份,廣大北方地區小雪飄落的時候,嶺南的秋天才會到來。
全年最低通常不低于10攝氏度的氣溫,讓南港這座城市成為了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李干在京參加紀念大會后,回到南港家中已經有好幾天的時間了。
本月,001型航母的第二艘將會在南港造船廠下水進行海試。
這天,李干前往南灣空軍基地迎接回國的10號航母備份人員。
10號航母從服役的那天起,就采取了一拖二的方式進行訓練,即每個崗位安排了三組人馬,同時對兩組人馬進行訓練。
因此,10號航母即是戰斗艦,也是訓練艦。
有心人會發現,10號航母出港值勤、訓練的時候,都會有一艘人員保障艦遠遠跟隨。
這條人員保障艦就是為了解決備份人員的居住生活問題的。
10號艦的標準載員是3700人,最多塞進去5000人,再多就沒有辦法了。
按照一拖二的模式,包括航空兵部隊的空勤、地勤人員在內的話,人員超過了1萬人,因此,如果沒有人員保障艦跟隨保障,這個模式是無法實施的。
而采取一拖二的訓練模式,10號艦在正常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能夠同時培養出兩組完整的航母艦員人馬!
今天回國的就是其中一批人馬,全部采取空運的方式從吉達飛回來。
三千多號人,全部由安-124承擔輸送任務,每架搭載兩百多號人,只用了十幾架該型飛機,就把三千多號人從吉達一口氣送了回來。
最后一架安-124降落后,滑行到了露天停機位的第一個位置,十幾架安-124戰略運輸機整整齊齊排列的陣容相當的震撼。
11號艦艦長吉海昌大校最后一個走下舷梯,一看到李干親自率隊前來迎接,連忙跑步到跟前,立正敬禮報告。
“報告首長!11號艦全體艦員奉命回國,應到3465人,實到3465人,請指示!”
李干還禮,說,“稍息。”
“是!”吉海昌禮畢。
李干笑道,“吉艦長,一路辛苦。”
“首長,不辛苦!”吉海昌只有激動。
一年多的訓練,等的就是這一刻!
李干笑著問,“我問你們司令員,11號艦需要多久才能形成戰斗力正式加入值勤序列,他說最多十二個月。”
“我現在問問你,你要多久才能讓11號艦形成戰斗力?”
吉海昌斬釘截鐵地說,“首長,八個月!八個月之內如果無法形成戰斗力,我提頭來見!”
這是軍令狀。
吉海昌有這個信心。
11號艦與10號艦基本一致,改進的地方很多,但是都不是顛覆性改進,他們已經在10號艦上訓練了一年多的時間,已經非常熟悉了。
李干滿意地點頭,“很好,八個月后我親自驗收。”
“是!”
李干集體接見了11號艦全體艦員,這里面包括航空部門的五百多號人。
分配到11號艦的航空部隊是海軍航空兵第2艦載航空旅,這是新組建的部隊,旅長是趙寶龍上校系從空軍第2航空教導旅調過來的。
換之,趙寶龍是李干帶出來的。
此人是遠東戰爭中個人擊落數量僅次于李干的王牌飛行員,也是改裝艦載戰斗機時間第二短的飛行員。
李干創造的紀錄太可怕了,估計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政工部門統計過,李干的個人擊落戰機總數是47架!
他一個人幾乎干掉了敵人空軍一個旅的戰機!
趙寶龍是軍中的青壯派,現年才37歲,飛行小時已經超過了2000個小時。
可見,趙寶龍的飛行強度是非常大的。
實際上,不管是空軍還是海航,對旅一級軍事主官的要求是,飛行小時必須要達到2000個小時。
按照當前的訓練標準,空軍飛行員每年的飛行小時不得低于230小時,這個標準是比美國空軍要高一些的。
按照這個標準來看,擔任航空旅長一職的飛行員,其歲數基本超過了40歲。
因此,趙寶龍37歲便擔任了旅長,而且是最精銳的艦載航空旅的旅長,足以證明此人的能力之強悍。
接見完官兵后,李干把吉海昌和趙寶龍二人叫到跟前,笑著對趙寶龍說,“吉艦長立了軍令狀,八個月形成戰斗力,寶龍,你們航空部門怎么說?”
趙寶龍自信滿滿地說道,“老旅長,我們第2艦載航空旅只需要三個月的適應訓練就能形成戰斗力!”
吉海昌聞,不由皺眉看向趙寶龍。
出海訓練,路上要用掉的時間就得十天半個月,趙寶龍怎么敢夸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