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條浮航狀態的潛艇,航向朝著造船廠這邊,看來是一條回造船廠進行維護保養的潛艇,也有可能在外執行任務受損需要維修的潛艇。
海參崴海軍造船廠的潛艇修造能力本來就很強,尤其是蘇制潛艇。東大海軍此前接收了39艘蘇制潛艇,大部分的中期維修保養什么的,都是在這里完成的。
于峰放下望遠鏡,說,“有一條潛艇正在往造船廠來,聯系一下造船廠,看是不是有安排。”
手下立即查閱手邊的文件,說,“是的,今天有一條阿庫拉級核潛艇到船廠接受維保,舷號是501。”
鮮為人知的是,潛艇的舷號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任務的不同賦予不同的舷號,就好比飛機的無線電呼號一樣。
今天上面刷著501,可能明天出港后,就變成105了。
在日常航行中,水面艦艇有時候也是要向航運管理部隊通報自己的航線的。
但是,潛艇從來不這么干。
潛艇最大的優勢就是其隱蔽性,一旦被發現蹤跡,相當于失去了戰術意義,和被擊沉沒有什么兩樣。
于峰說,“阿庫拉是攻擊核潛艇,它到造船廠進行維保,一定會引起關注,你們繼續盯著,我過去看看。”
“是!”
于峰下樓開車,徑直往老潛艇干船塢開過去。
潛艇的船塢是封閉式的,衛星無法對里面的情況進行偵察。甚至有時候,潛艇會采用潛航的方式進出造船廠,那么做更加隱蔽,當然,這個過程也是非常危險的。
造船廠保衛處副處長林啟明就在船塢門口那里站著,帶了幾個保衛人員對進入船塢的工人進行例行檢查。
于峰下車,大步走過來。
林啟明看見,招了招手,“老于,你來得正好。”
說著就往一旁偏僻些的地方走去,于峰走過來,二人站定。
林啟明說,“臨時下來的任務,501艇要該轉,按規定,你們也要派人過來。通知應該很快到你們局里。”
于峰說,“改裝?哪方面的改裝?”
林啟明根本沒有起疑心,因為這本來就是于峰的工作職責,他得知道具體情況,然后根據情況的不同來做安全保密工作。
他說,“一級絕密,西南材料研究院搞了一種消聲瓦,聽說可以大幅降低潛艇的噪音水平,用501艇先測試一下,我也是剛知道。”
又是消聲瓦!
于峰心里一動,面上毫無波瀾地微微點頭,“既然是新式消聲瓦,那我們的安全保密級別就應該是最高的。”
林啟明說,“所以這個任務就落在我頭上了,主要還是你們。”
“大家通力合作吧。”于峰說,“走,進去看看。”
二人大步往干船塢里走。
船塢非常大,在里面能夠建造2萬噸級別的驅逐艦,容納一條萬噸級的核潛艇那是綽綽有余。
像這種封閉式的船塢,只有海參崴海軍造船廠有,這里沒有什么臺風天氣,是適合建造這種封閉式船塢的。
于峰和林啟明站在靠墻壁的半空通道上,俯瞰著船塢。
501艇那龐大的身軀緩緩地從船塢口開了進來,船塢里的水深早就設定好,潛艇按照路線往里面開。
于峰發現,這條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的外表非常斑駁,而且,圍殼的位置有一處明顯的凹痕。
他立即做出判斷,這條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肯定是剛剛完成一次長時間的海上部署,很有可能與其他國家的潛艇進行過較量。
艇身的痕跡就是明證。
潛艇停穩后,船塢開始排水,隨著水位的下降,艇身慢慢坐在了船塢底的架子上,直到船塢里所有水排出,露出整個艇身。
這個過程耗時很久。
這個時候,于峰吃驚地發現,艇艏位置有一個兩米大小的破損處,就在魚雷發射口附近。
他不由倒抽一口涼氣,說,“撞到礁石了?這么大一個口子,難怪是浮航進港。”
林啟明說,“廠里接到通知是要修復受損部位,我也沒想到這個口子這么大。”
于峰說,“正好把所有消聲瓦都換掉。”
“是這個意思。”林啟明點頭。
林啟明說,“新式消聲瓦明天到火車站,早上6點我在老機關樓前等你,咱們一塊過去。”
“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