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上,一條游輪正在慢慢往上游碼頭駛去,甲板上擺滿了桌椅,游客們吹著初春的江風,欣賞著兩岸的夜景。
這一段是羊城的精華地帶之一,早幾年就開始有了營業到零點的游輪,游客絡繹不絕。
隨即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娛樂休閑方式迅速與世界接軌,羊城也就成了不夜城。
到底是深夜了,最后一班游輪,甲板上游客不多,靠近船尾的位置,英先生和一名中年男子相對而坐。
餐桌上擺著簡單的兩三個下酒菜,擺了幾瓶珠江啤酒,二人閑聊對酌,與其他游客別無二致。
英先生面朝船尾,即背對其他游客,他的聯絡員則面朝著他。
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在這一層甲板上,有三組跟蹤人員扮作游客、服務員,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納入了視線。
在碼頭、岸上,還有好幾個跟蹤小組負責輪替,其他位置有好幾個機動小組負責支援。
為了對英先生實施二十四小時秘密跟蹤監視,情報局抽調了上百人的跟蹤高手!
英先生面帶微笑,神情放松,與出來休閑放松的人別無二致,一邊說著的話卻是國家的高度軍事機密。
“西南材料研究院啟動了特種消聲瓦研究項目,目標是開發出能讓潛艇噪音降低到100分貝以下。”
“海洋背景噪音在90-120分貝區間波動,換之,一旦這種材料研發成功,東大海軍潛艇部隊,將會是全球深海之中最安靜的殺手。”
聯絡員笑著微微點頭,“記下了,還有嗎?”
英先生笑著,語氣卻是凝重的,顯得非常的分裂,他道,“東大此前已經有了一項消音瓦研發項目,西南材料研究院此舉顯得多此一舉。”
他搖了搖頭,說,“東大人做事不會浪費寶貴資源的。”
聯絡員眉頭微微皺起,他意識到事情并非表面那么簡單。
英先生說,“我做了一些側面調查,有一個暫時沒有辦法證實的結論。”
聯絡員下意識地坐直了腰板,這是準備聽重大消息的動作。
英先生的聲音放得很低,他道,“東大秘密啟動了一項名為深海的計劃,但是,具體內容我暫時沒有查不出來。”
聯絡員說,“深海……聽上去像是關于潛艇的計劃。”
“這種可能性很大,結合特種消聲瓦項目,應該說是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的。”英先生沉聲道。
既然另外啟動了一個全新的特種消聲瓦的研發項目,同時出現一個深海計劃,從出現的時間和項目類型可以推斷出,深海計劃是關于潛艇的計劃。
聯絡員微微點頭,說,“我按標準程序把情報傳回去。”
英先生并沒有回應,而是沉思起來。
良久,聯絡員低聲問,“長官,你覺得有問題?”
英先生微微搖頭說,“說不上來,總覺得哪里不對勁。你不是東大人,不了解東大人做事的習慣。”
“東大海軍接收了幾十條蘇聯的核潛艇,大部分轉入了現役,可以說,當前東大海軍的潛艇部隊實力是與蘇聯旗鼓相當的了。”
“按照海軍的發展戰略,重點應該在航母和萬噸大型驅逐艦上面,他們早已經確定了以航母為核心的艦隊發展戰略。”
“這個深海計劃很突兀。”
聯絡員聽出一些意思來了,道,“你懷疑是假計劃?”
英先生搖頭說,“不,計劃是經過最高層批準的,可以肯定的是,前期項目已經在鋪開。關系到數以億計的資金投入,絕不會是假計劃。”
“而且,他們制定這種費時費力費資金的假計劃,目的何在?”
“所以,深海計劃一定是真實存在的。”
他參加了特種消聲瓦項目啟動會議,安全保密這塊工作就是他負責的,因此,計劃真假他非常清楚。
聯絡員凝重地說,“長官,如果東大改變了海軍發展戰略,我們必須要做出針對性反應。”
英先生說,“這就是我在沒有確切情報的情況下約見你的原因。”
聯絡員說,“長官,我建議先搞清楚深海計劃,得到確切消息后再報給局里。”
英先生說,“我心里有數,你根據我的指令工作。”
聯絡員心里一凜,點頭,“明白。”
“我該走了。”英先生起身往洗手間方向走去。
聯絡員坐在那里沒動,慢慢喝著珠江啤酒,觀察著其他幾桌游客,沒有什么異常,大多都起身往舷梯方向走了過去,因為船準備靠岸了。
他結算了賬單,邁著休閑的步子落在后面,面帶微笑,儼然外出與老友小酌幾杯的本地大叔。&-->>lt;br>在排隊下船上岸的時候,他看到英先生換了一身衣服,隨著游客隊伍走上了舷梯。
就在這時,一對如膠似漆的小情侶插隊到了他面前。
他不由眉頭微微皺起,心道,東大人就是沒素質。
他根本沒有想到,就在剛才那一瞬間,他被拍了照片——近距離,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