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飛行甲板上有完備的燈光輔助降落系統,塔臺會及時將飛機的相對位置、飛行姿態通報給飛行員。
    飛行員得看見輔助降落系統的指示燈光。
    可是如果因為天氣影響什么都看不到呢?
    理論上是可以進行盲降的。
    所謂盲降,即飛行員在完全無法看到跑道的情況下,完全依靠儀表進行降落,這一點在陸基機場降落實踐中,已經有非常成熟的經驗了。
    然而在航母上,即便是航母使用經驗最豐富的美國海軍,也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盲降。
    無法目視指示燈光,誰也不敢冒險。
    下降角度過大,飛機會一頭撞在飛行甲板上,下降角度過小,則會扎進航母前面的海里。
    就那么點大地方,著艦跑道長106米。
    飛機要保持起飛速度著艦,而不是最小速度。
    因為時刻要做好復飛的準備,攏共就106米的跑道,如果勾不住攔阻索,飛機又達不到起飛速度,那么著艦就是一錘子買賣——要么成功,要么掉海里。
    顯然這是不行的。
    因此要求飛機保持起飛速度著艦,因此有人形容,艦載機著艦是砸在飛行甲板上。
    對飛行甲板的強度、對飛機結構的強度、對飛機起落架的強度,都遠遠高于陸基機場跑道和陸基飛機的標準。
    這也是為什么明明是同型號飛機,艦載型的起落架要粗壯許多的原因。
    一共四道攔阻索,勾住第一根說明有撞擊航母艦艉的危險,勾住第四根則說明有掉進海里的危險。
    勾住第二根、第三根能拿到資質,其中以勾住第二根為最佳,角度和距離都是最優的。
    攔阻索彼此之間的間隔僅僅12米,而飛機的速度通常在300公里每小時以上。
    這不是穿針引線,是在刀尖上跳舞。
    因為,艦載戰斗機飛行員也有刀尖舞者之稱。
    夏雨驟然而密集,能見度越來越低,事實上,李干完全看不到燈光輔助降落系統的指示燈。
    他得盲降了,小心翼翼地操縱著操縱桿,密切注意飛機的姿態和航母的相對位置。
    好在側風變化不大,飛機的姿態比較平穩。
    一直到接近到一百米范圍內,李干才看到了燈光輔助降落的指示燈,左右皆為綠色,說明左右位置合適,上下黃燈居中的亮著,說明接近角合適。
    一眨眼,后起落架觸艦,尾勾勾住了攔阻索。
    能否勾住攔阻索,飛行員通過身體慣性來判斷,如果勾住了,身體會因為慣性向前傾,攔阻系統的拉力是很明顯的,能夠在2-3秒內把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飛機降低到0。
    飛機穩穩停下,李干抬眼就看到了斜角甲板盡頭不遠處就是海水。
    從座艙看過去,飛機的機頭都快要超出甲板了,非常的刺激心理。
    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每一次著艦,都是一次與死神共舞。
    在今天之前,李干已經進行了多次觸艦復飛飛行,這是攔阻著艦前必須的嘗試。
    大雨突然就停了,和來的時候一樣,停得非常快。
    飛行塔臺上的李遠海等高級將領們迅速下到了飛行甲板上,林小茹捧著一束鮮花大步迎上去,送給了下飛機的李干。
    她低聲說,“老公,辛苦了。”
    李干用力地抱了抱林小茹,這一次沒有當眾親吻。
    隨即,李干大步走過來,向李遠海敬禮報告,“報告首長,東大海軍首次著艦任務完成,請指示!”
    李遠海還禮,不住地點頭,“歸隊!阿干,恭喜!”
    “首長,同喜!”
    眾人激動不已。
    在能見度不到百米的情況下,李干掛住了第二道攔阻索,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攔阻著艦,標志著東大海軍艦載戰斗機部隊進入了新的階段。
    往后,他們就不用被人戲稱為依靠陸地作戰的艦載機部隊了。
    簡單的慶祝儀式結束后,10號艦返航。
    李干和教員們、技術人員們,就在艦上就首次著艦降落的數據進行分析,李遠海、吳立峰等高級將領全程參與。
    這一次著艦的所有操作,將會是所有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操作規范和指引,是標準閾值。
    不僅僅是飛行員的操作,甲板著艦指揮員、地勤人員等等,所有相關崗位的操作,都會被作為參考,甚至包括負責駕駛航母的相關崗位。
    這次海試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海軍航空教導旅一直駐扎在海參崴,在那里搞訓練,猛地到了熱帶地區,對這里的氣候不太適應,艦上氣象部門的人也沒有完全掌握當地的天氣規律。
    事后,氣象部門的人沒有挨批,但他們深感自責,壓力更大。
    李干找了當地氣象部門要了過去十年里的氣象數據,做了充分的研究后,重新選擇了南港工業島以東50公里的海域作為艦載戰斗機著艦訓練的地方。
    做了更加充分的準備后,李干才開始下一步海試。
    他帶著4名挑選出來的飛行員,進行了幾十次的著艦降落試驗后,才謹慎地宣布10號艦通過了接收艦載戰斗機的海試,可以轉入下一階段的訓練。
    到了這個時候,10號艦仍然沒有宣布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