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部隊的戰略地位有多高,潛艇兵的地位就有多高。
    潛艇的意義是戰略性的,哪怕是常規潛艇。這一點,從二戰時德國潛艇部隊讓盟軍的巨大損失就能看出來。
    雷達可以看到空中的目標,但無法探測到水下的目標。對水下目標的探測,依靠聲吶。
    簡單地說,一種發出聲波的裝置,在碰到障礙物后,反彈回來被接受裝置接受,聲吶員根據反彈回來的聲波信息來分析目標的方位。
    二戰時期,潛艇的聲吶作戰距離不過十幾公里。
    而且,聲吶探測會受到海底地形地貌的影響,甚至會受到魚群、大型魚類的影響。
    反潛,是從潛艇誕生的那一天開始,一直到現在的,全世界海軍都無法有效解決的難題!
    美國把小日本海上自衛隊當成反潛艦隊來建設,海自的所有艦艇,都是以反潛為第一任務,美國人一口氣給海自裝備了兩百多架p-3反潛機。
    到了八十年代,小日本的海上自衛隊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的反潛作戰力量,比美國海軍自己的反潛作戰力量都要強悍。
    他們這么做,就是因為蘇聯潛艇部隊給他們造成的巨大威脅。
    潛艇部隊的地位,從李干的重視程度也能看得出來。
    他抵達雨林基地,參加了迎接301艇的活動之后,干辦的主要人員也乘坐專機抵達了雨林基地。
    海軍司令李遠海、海軍參謀長吳立峰、海軍潛艇部隊司令向海強,三位主要領導蒞臨。
    用了三天的時間,對39艘核潛艇進行了全面的調查了解。
    第四天上午,關于潛艇部隊建設的會議,在雨林基地召開。
    潛艇部隊司令向海強支持會議。
    到了李干發,他道,“各位領導,我先匯報一下歸降潛艇的情況。”
    “39艘核潛艇里,有25艘是戰略核潛艇,全部都裝載了潛射彈道導彈,有12枚核彈頭,這12枚核彈頭的密碼,蘇聯已經轉給我們了。他們的專家也會協助我們妥善處理這12枚核彈頭。”
    “這25艘戰略核潛艇里,有一條是最新式的臺風級,水下最大排水量48萬噸。我們首先要討論,這條艇如何處理。如果編入現役,得考慮我們是否需要這么大的潛艇,是否有能力維持這么大的潛艇。”
    “我個人意見是,這條臺風級用作科學研究。”
    向海強坐不住了,他連忙問,“阿干,理由呢?臺風級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核潛艇,老毛子也只有一條,這個艇對我們來說意義重大。”
    李干說,“我的理由是不劃算。臺風級48萬噸,排水量是美國俄亥俄級的兩倍,但是載彈量只有20枚,而俄亥俄級是24枚。”
    “有一項數據需要各位了解,臺風級剛服役,但是,根據我們搜集到的信息分析,這條艇的使用成本相當于10萬噸航母的一半。”
    “對我們來說是比較雞肋的。”
    李干管著裝備費用的審批,向海強不得不向李遠海投過去了求助的目光。
    李遠海斟酌著說,“阿干,我們的核潛艇技術比較落后,部隊沒有接觸過這么先進的核潛艇,尤其是這么大的核潛艇。你計算一下,維持這條臺風級的運行,一年大概要多少錢?”
    聞,李干苦笑著說,“首長,錢倒是其次,我的意思是,這條艇太大了,水面兩萬多噸,水下四點八萬噸,遠超我們需求的。”
    “這條艇的最大意義在于上面搭載的v-5壓水反應堆和ok-650b蒸汽發生裝置,總功率達到了380兆瓦,美國的企業號核動力航母使用的a2w壓水反應堆,用了8座,才是208兆瓦。”
    “企業號航母在海試中跑出了35節的航速,說明美國人這套核動力推進系統是經受住了考驗的。”
    “在技術理論上,我們把臺風級核動力推進系統的技術,移植到航母上,搞出一套艦用核動力推進系統,是完全有可行性的。”
    “至于臺風級的戰術意義,我個人認為是不大的。”
    他算是把話說清楚了。
    說到根上,是因為東大海軍不需要這么大的戰略核潛艇。
    按照以往的經驗,李干要是這么堅持,其他人都不會再反對。
    可是現在,李干就很意外的。
    其他人立即發,紛紛表示希望能把臺風級留下,讓部隊先用一段時間,后面怎么處理都行。
    吳立峰說,“阿干,服役和技術研究不沖突,就是減少出海時間的問題罷了。海軍從來沒有過這么先進的核潛艇,這對部隊的訓練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與會人員,全部認為應該留下臺風級。
    李干愣了好一陣子,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