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爆發糧食危機之后,他們已經在考慮撤出阿富汗了。
    到了1982年7月,蘇軍在阿富汗戰場上的戰略,由攻轉為守,雙方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
    沒有完全撤出阿富汗,說明莫斯科高層還在猶豫。
    不過,相比之前,他們在阿富汗戰爭上的投入大幅減少,到了這個月份,除了幾座大城市和北方部分地區,蘇軍已經放棄了阿富汗其他地區。
    顯然,李干的努力有了回報。
    老毛子有意識地止血了,那么就能延緩它倒下的時間,讓它繼續頂在前面,東大便有更多的時間發展、練內功。
    另一個影響則是,老毛子開始在各大洋和美國佬頂牛,雙方艦艇飛機對峙的事件越來越多。
    以前集中在大西洋北部,現在在西太平洋,老毛子也頻頻出擊了。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80年代是老毛子先進艦艇飛機大量服役的時間段,很多嚇死人的東西,都是70年代研制,80年代頻頻服役。
    比如941型核動力潛艇,這玩意兒有個名字世界聞名——臺風級。
    就真他媽的名副其實!
    長170多米,寬23米多。
    水上排水量最大為26萬噸,水下排水量最大為48萬噸!
    48萬噸啊!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才他媽的兩萬多噸!
    除了美國的航母,其他國家的航母,最大排水量只有這玩意兒的一半!
    這玩意兒帶著20枚射程8000公里以上的p-39潛射彈道導彈,在去年下水服役后,立即就失去蹤影。
    這下把美國佬搞得整夜整夜的失眠!
    把找到它,如果不能掌握這條潛艇的動向,美國佬一刻也不能心安。
    圍繞著這件事情,美蘇兩國的艦艇飛機,便在各大洋四處斗法了。
    7月30日,東大的轟-6d首飛,趕在建軍節之前,完成了這個極為重要的轟炸機項目。
    轟-6d早都沒有基本型的樣子了,而且,從性能數據來看,這飛機就是名副其實的戰略轟炸機!
    高達8000公里的航程,能和美蘇兩國的戰略轟炸機比肩,在航電和飛控這兩塊,更是美蘇兩國那些老爺機不能比的。
    蘇聯當前有兩種戰略轟炸機是超越轟-6d的,一個是圖-222逆火,另一個是圖-160海盜旗。
    前者已經服役多年,后者還在密集試飛。
    同期,美國的b-1槍騎兵也還在密集試飛。
    這兩種長得很像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都還沒有服役。
    這倆玩意兒太像了,不但外形像,而且都是可變后掠翼設計,b-1先立項,蘇聯后續跟進,因此也有種說法,是克格勃搞到了b-1的設計圖紙。
    美蘇從衛星上看到了轟-6d首飛的畫面,他們都震住了,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搞到性能數據,然而,在情報局的嚴防死守之下,他們搞到手的性能數據,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
    沒辦法,只能通過衛星拍攝到的圖片以及飛行來進行分析。
    飛機試飛根本滿不足天上的衛星。
    克格勃、中情局都非常的厲害,有大量的情報分析人員。
    很快,他們幾乎得出了同樣的結論——東大這款戰略轟炸機的性能全面超越了他們的現役轟炸機。
    盡管從氣動布局來看不是超音速轟炸機,也不是可變后掠翼設計。
    但是,全世界都知道,東大有一種在實戰中打出了將近300公里射程的空射型反艦導彈!
    而且已經出口了!
    按照東大在軍備上的原則,自己肯定有性能更好的型號,才會將次級型號用于出口。
    殲-10d批量服役的結果就是,殲-10c大規模出口。
    美蘇兩國坐不住了,立即要求在研的b-1、圖-160加快研制速度。
    開什么玩笑,軍備競賽的主角是我們,怎么能讓你東大給搶了風頭、占了優勢?
    不過,隨著蘇聯紅海軍在各大洋加強了和美國海軍的爭霸對抗,美國佬感覺頂不住了。
    尤其是那條下水服役后就失去了蹤影的德米特里號戰略核潛艇,讓他們如鯁在喉。
    更糟糕的是,4月份的時候,臺風級戰略核潛艇的二號艇也下水了,蘇聯人僅僅用了2年的時間,就建造出了一條幾萬噸的核潛艇!
    這種能力讓美國人自嘆不如!
    他們的三叉戟戰略核潛艇在臺風級面前,就是個小弟弟!
    很快,在這種壓力之下,美國人就提出了一個想法。
    請東大幫忙,在西太平洋海域與蘇聯紅海軍對抗,找出那些神出鬼沒的蘇聯核潛艇。
    一直以來,蘇聯的核潛艇技術都略勝于美國,畢竟當年美國人點的是以航母為主的科技樹,而蘇聯人點的是潛艇科技樹,尤其是核潛艇。
    世界上最大的潛艇制造廠就在蘇聯的北德文斯克!
    美國佬的一廂情愿由來已久。
    他們認為——我這么幫你了,那么多好東西的都賣給你,技術也轉讓給你了,現在請你幫個忙,理所應當吧?
    常駐東大南港地區的貝希小組接到了命令,讓她出面和李干談,他們這個級別都是做實事的,不引人注意,談崩了也有回旋的余地。
    于是,回到985廠干辦辦公的李干,就接到了外事部門轉來的一份通知。
    是通知。
    貝希小組每一次約見,都得通過外事部門進行中轉,要報備,兩國已經建交,這種事就得走外交途徑。
>t;    李干看著電文,笑著問林小茹,“外事部門還說了什么?”
    林小茹搖頭說,“什么也沒說,按照慣例,應該是保密級別比較高的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