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港賓館大門外,貝克漢姆的車橫著把車隊攔了下來。
    這個舉動差點讓警衛拔槍射擊了。
    要不是古道風、魏二牛二人看到了老貝這個鬼佬。
    貝克漢姆小跑著過來,李干搖下車窗。
    李干調侃道,“我說老貝,你這個腿腳,真該踢足球去。”
    貝克漢姆和李干混熟了,知道一些玩笑,當即笑道,“我還是喜歡同時玩兩個球。”
    隨即,他低聲說道,“老板,洛伊絲那老娘們愿意讓步,并且答應提供五軸聯動數控機床。”
    “您不是一直想要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嗎?”
    李干眉頭一揚,說,“這一次不會又是忽悠我吧?”
    “保證不會,洛伊絲辦不好這件事情,她回去后職位不保。海軍可等著這筆錢重建呢。”貝克漢姆斬釘截鐵地說。
    李干扭頭對李遠海解釋了一番,李遠海一聽到還有五軸聯動數控機床這種好東西,當即決定返回船廠。
    一行人立即掉頭往船廠那邊開。
    賓館里,貝希得到消息,李干的車隊到了門口,又掉頭往船廠去了!
    當然,消息是東大這邊故意透露給他們的。
    這下,貝希三人徹底急了。
    伍德嚴肅地說,“英國人可是什么都敢賣的,他們可不會看我們的臉色!”
    當年美國上躥下跳封鎖東大,其他國家個個嚇得不敢和東大多說一句話,英國佬就不管這個,猛賣裝備給東大。
    二戰剛結束,冷戰剛開始,英國佬放不下世界頭牌的名號,在一些領域“獨立自主”,以彰顯自己的地位。
    一場馬島戰爭、一場印巴戰爭,港珠的旋風式交還,英國佬在世界面前丟盡了臉面。
    他們要想辦法挽回來。
    眼前的機會是,讓北約國家看到,在對抗華約的陣線上,他們是沖在前面的。
    此時的情況就是,誰和東大的關系更密切、交流更多、提供的支持更多,誰就是出力最多的那個角色。
    因為,從全球格局來看,東大是亞洲這里,頂在對抗華約的前沿陣地。
    這些簡單的格局,貝希、伍德、威爾遜三人看得透透的。
    威爾遜聯系到他們cia正在執行的輸血計劃,說,“我們和李先生之間的合作關系,若是出現裂縫,他很有可能轉頭和英國人擴大合作范圍。”
    “貝希小姐,你別忘了,李先生在這些合作上,是擁有絕對話語權的。”
    “真要出現最壞的情況,就不是區區燃氣輪機的問題了。去年,格魯瑪公司和211廠達成了合作協議,已經簽署了正式合同了,照樣被叫停了。”
    “那個人就是李先生。這也說明,他們在戰斗機研發這塊,已經不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了。”
    威爾遜看著貝希問了一個問題,“誰能保證,幾年后的東大,還會如此大規模對外采購、引進先進產品、技術?”
    貝希一咬牙,拿起衛星電話走到一邊,立即撥通到了白宮,要求直接和總統通話。
    美國的軍火公司是絕對愿意賣的,他們只看重經濟利益。
    且按下貝希小組這邊不表,李干一行人返回船廠招待所,再一次和英方舉行談判后,順暢了非常多。
    最終約定5億美元的采購價格,包括10臺t3b燃氣輪機整機、一條生產線以及相關技術轉讓,同時,羅羅公司要幫助南港輪機廠,以零部件組裝生產的方式,在東大生產10臺t3b。
    這樣的價格,可以說是非常劃算了。
    李干主動提出了附加條件,采購羅羅公司生產的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用在運-10上面,第一批采購100臺。
    英方則需要為運-10的歐美適航取證這塊,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運-10盡快拿到西方的適航證。
    英方當然知道李干要干什么,但他們無法拒絕,也舍不得拒絕。
    他們自己知道,英國當前的情況,實際上已經失去了獨子開發大客機的能力,工業制造能力衰退是必然的。
    他們和法國、德國、西班牙搞了個空中客車公司,和美國的波音、道格拉斯進行抗衡,但目前太弱小了,能拉一個幫手過來,又獲得了進入東大航空市場的機會。
    何樂不為?
    這邊簽完了指導性協議,那邊貝希小組就找上門來了。
    李干讓招待所另外安排了一個會議室,把兩撥人錯開,利用中途休息的時間,穿插著開會。
    貝希一開口就說,“李長官,我們可以轉讓l2500的技術,并且不需要現金支付。”
    “國會會通過了增加輸血計劃的撥款預算決議,用這筆錢支付l2500的技術轉讓費用,后續,相對應的輸血計劃預算,我們就不再支付了,這筆錢用光。”
    不但讓步了,而且還附帶利好消息。
    等于是讓李干用瓦汗戰地軍校那邊的培訓和物資,來換取l2500的技術。
    以東大現在的人力成本、物資成本來算。
  &nbs-->>p; 這跟白送的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