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書瑤跪在地上,委屈道:“娘娘明鑒!妾身妾身只覺得這《湘竹怨》曲調婉轉,意境清幽,想著在娘娘壽辰之日獻上,能添幾分雅趣。”
她朝著昭衡帝抬起那張酷似先皇溫嬪的臉,淚盈于睫,好不可憐。
“未曾想得太過,竟惹得娘娘不快!妾身知錯了,請娘娘原諒!”
上首的水仙,目光平靜地落在她身上,她輕撫了下微隆的小腹:“溫常在重了,本宮何曾說過不快?不過是想起些舊事罷了。”
“記得還在易府當差時,偶然見過溫常在幾面。那時常在正當豆蔻年華,最是喜愛那雍容華貴的牡丹,常簪于鬢間,衣裙上也多繡牡丹紋樣,明艷照人,府中上下皆知妹妹愛牡丹如命。”
她看向昭衡帝,狀似疑惑道:“怎么如今入了宮,倒似轉了性子,偏愛起這清冷的青竹了?這喜好變化倒真是令人意外呢。”
水仙的語氣溫和,仿佛只是姐妹間閑話家常。
然而,易書瑤心中卻升起警惕來,只覺得水仙暗指她為了模仿溫嬪喜歡青竹。
易書瑤連忙辯解,聲音愈發柔弱可憐:“娘娘觀察入微。只是只是人的性情喜好,原就是會隨著年歲增長而有所改變的”
她說到這里,略有停頓,似是被水仙引起回憶來。
“倒是沒想到瑾妃娘娘在那個時候,觀察就如此細致入微了,不愧是易貴春姐姐身邊最得力的心腹奴婢”
她話剛出口,仿佛才驚覺失,猛地捂住嘴,連連叩首:“妾身該死!妾身失!妾身絕非有意提起娘娘舊事!請娘娘恕罪!請皇上恕罪!”
失?
易書瑤分明是故意!
水仙挑明她入宮前喜歡牡丹而非青竹,易書瑤便要挑開她的傷口。
她就是要在這大庭廣眾之下,當著所有人的面,點出水仙曾經是易貴春身邊的奴婢!
她就是想看到水仙因賤婢出身而失態的模樣!
可惜,她打錯了算盤。
水仙端坐于上位,臉上別說難堪了,竟沒有任何的羞愧。
她從不以自己的出身感到羞愧,那是她無法選擇的過去,更是她的來時路!
她輕輕撫著小腹,的目光不著痕跡地掃過身側的昭衡帝。
昭衡帝的眉頭早已擰起來了,他隱隱覺得今日的溫常在話太多。
可看著溫常在那張與記憶中的人相似的臉,昭衡帝也不想責罰她。
“夠了。”昭衡帝聲音低沉,卻壓過了場上的竊竊低語。
他抿唇看向易書瑤:“溫常在,慎。今日是瑾妃生辰,當以喜慶祥和為上。你既已知錯,往后行舉止,更需謹慎,莫要再惹是非。”
他的語氣帶著警告,卻并未重罰,終究是那張臉起了作用。
隨即,他的目光轉向殿中站立的拓跋常在,臉色緩和下來:
“拓跋常在的祝禱舞,心意赤誠,舞姿颯爽,為瑾妃與龍嗣祈福,甚好。馮順祥,賞拓跋常在紅寶赤金步搖一對,蜀錦兩匹。”
“謝皇上恩典!”
拓跋常在謝恩的聲音清脆,帶著毫不掩飾的喜悅。
她明媚的笑容,與下方依舊跪伏在地的溫常在形成了鮮明對比。
昭衡帝看著她活力四射的樣子,再看看身邊溫柔含笑的水仙,心中那份因溫常在而生的些許不快,似乎也被沖淡了許多。
果然,當夜,乾清宮那邊就翻了拓跋常在的綠頭牌。
消息傳到儲秀宮,易書瑤氣得渾身顫抖。
她一把抓起案幾上鋪著的、畫著清雅竹葉的宣紙,狠狠地撕扯、揉碎!
雪白的紙屑如同紛飛的雪花,灑落一地。
“水仙!賤人!都是你搞的鬼!”
易書瑤咬緊牙關,面容扭曲的模樣哪里還是柔弱可憐的樣子?
她冷笑:“是我小瞧你了!連易貴春都被你弄進了冷宮我絕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就在這時,她的心腹侍女悄無聲息地走進來,將一張卷成小筒的紙條恭敬地遞給她,低聲道:“小主,宮外老爺傳進來的。”
易書瑤強壓下怒火,展開紙條。
上面是她父親易明熟悉的筆跡,內容卻讓她心頭一沉。
信上所寫,如今科舉殿試在即,若是她能從昭衡帝那邊探聽到殿試題目,定然對易府有益。
在易府被迫蟄伏的時候,若是其下門生能攀蟾折桂,定然能解易家之圍!
探聽殿試題目?!
易書瑤只覺得一陣荒謬。
科舉取士,乃朝廷根本,殿試題目更是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