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的大兒媳和小兒媳對視一眼,都手腳麻利地做著手中的活計。
兩人同時也在心里有些惱怒李桃葉的不懂事了。
婆婆看似潑辣,但她們幾個兒媳進門確實沒受過什么磋磨。
這些年家家都窮,但婆婆但凡有點好吃的都會給他們三家平分一點出來,從來不會厚此薄彼。
倒是李桃葉,一有啥好東西就往娘家扒拉。
想著自家爹娘無可厚非,但光顧著娘家不管男人的死活,這種事她們可做不出來。
對于婆媳之間的戰爭,凌富強從來都是充耳不聞。
女人的事兒,男人不便摻和。
但要是兒媳說話做事太過分,他就朝著兒子發火,從不說兒媳什么,然后讓兒子回家去收拾自家婆娘。
見戰火逐漸熄滅,凌富強看了一眼那些香噴噴的肉咽了一下口水,然后背著手帶著小兒子去打谷場比畫起了拳腳。
論真功夫,凌富強根本就不是凌司景的對手。
但誰讓老父親愛面子呢?
比畫上幾招后,凌司景總會露出一絲破綻然后甘拜下風,總也能讓凌富強滄桑的臉上露出得意的笑。
“你小子不行啊。
都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難道老子的種,發綠,不發青?”
凌司景:“.......”
他無奈搖頭。
爸,你真愛給自己扣帽子。
天色漸暗,“噼里啪啦”的爆竹聲迎來了七十年代的又一個春節。
權馨這邊的年夜飯很是豐富。
雞鴨魚肉,啥都有。
主食吃的餃子。
有白菜肉還有韭菜肉。
權馨還做了一個暖鍋,里面有白肉,丸子,白菜,粉條,豆芽等。
那味道,簡直美極了。
三十兒講究一家人圍著桌子守歲,村里人基本不串門兒。
因此權馨這里不但有家里人,牛棚的六位爺爺奶奶和甘老洪老都齊聚在權馨這里過年。
都是寄居在這里的外鄉人,沒那么多講究。
堂屋里的爐火燒得很旺,熱茶熱氣騰騰,飯菜香味撲鼻。
大家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冰天雪地里,他們還吃到了新鮮的拍黃瓜和涼拌水蘿卜。
可口的年夜飯讓幾個老人忘了年景,忘了憂愁,快快樂樂地跨進了七六年的大門。
到了初二,村里好多婦女都回娘家走親戚了。
初三,權馨提著兩瓶酒以及一條煙去了凌家拜年,結果在門口遇見了來凌家的劉場長,何局長,劉玉明幾人。
“哎吆權同志,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怪不得我們剛到村口就聞見酒香和肉香了呢,原來是權知青也在啊。”
權知青笑著打招呼:“劉廠長,何局長,劉隊長,過年好。
沒想到三位湊巧遇到一起了。
我也剛過來,快進來坐。”
凌富強趕緊出來打招呼。
“我就說一大早的聽見喜鵲叫呢,原來是貴客來了,快屋里請。”
這三人凌富強都是認識的。
他也沒想到這三人會遇到一起。
兒子出息了,從今天開始,家里估計每天都會來人拜年的。
這就是現實。
權馨寒暄兩句就去了廚房幫張玉梅做飯去了。
“小馨啊,我這里做了兩個扣碗子,還有一條魚,但我總覺得拿來招待人-->>還缺點什么。”
權馨看了一眼張玉梅廚房里的東西,便說道:“那就再做一盆暖鍋吧,冬天吃著也舒服。”
“哎吆,我還把這道菜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