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為何獨獨對云安長公主寬宏大量?
沈知念忽然想起了,云安長公主前世的結局,是去了匈奴和親!
想到這里,許多念頭都變得清晰起來。
帝王膝下如今有兩位公主。
大公主南宮知韞,二公主南宮安佑,都還是稚齡幼童,遠未到婚嫁之年。
而大周皇室如今僅存的三位長公主,靜樂長公主早在先帝在位時,便已為了邊境安寧,和親遠嫁,如今怕是連音訊都難通了。
文淑長公主則已與白慕楓定了親事,只待吉日完婚。
剩下唯一一個未曾婚配的,不就只有那位剛剛犯下大錯,卻被輕輕放過的云安長公主。
難道……帝王打的是這個主意?
用云安長公主去和親,既全了所謂的兄妹之情,不殺之恩;又能為邊境換取實際利益;還能將這個礙眼又愚蠢的妹妹打發得遠遠的,一勞永逸?
定是如此。
這才符合南宮玄羽一貫的行事風格。
冷靜、理智,將一切人事都權衡利弊地考量。
云安長公主這次犯下如此大錯,性命捏在帝王手中,屆時一道和親旨意下去,她豈有反抗的余地?
只能感恩戴德地去苦寒之地,完成最后的使命。
想通了這一層,沈知念心中一片清明。
這時,小明子從外面走了進來,躬身稟報道:“娘娘,聽竹軒那邊出事了。”
沈知念收回思緒看向他:“何事?”
小明子道:“聽竹軒的張貴人,今天不知怎么竟跑到慈寧宮附近,失手打碎了恭肅太后生前最喜愛的琉璃屏風。”
“陛下得知后龍顏震怒,已直接下旨……賜死了張貴人。”
沈知念聞,驟然皺起了眉頭。
這個理由乍一聽合情合理。
沖撞恭肅太后遺物,確是大不敬之罪。
但細想之下,處處透著不尋常。
聽竹軒在永和宮的左側殿,與慈寧宮相距甚遠,張貴人無緣無故跑到那里去做什么?
還偏偏失手打碎了如此重要的物件?
再者,南宮玄羽對恭肅太后厭惡還來不及,至于為此勃然大怒,甚至越過沈知念這個掌管六宮的皇貴妃,直接下令處死一個貴人?
借口未免太過拙劣了些。
但轉念之間,沈知念便明白了背后真正的原因。
巴哈爾古麗還在世的時候,沈知念心中便存了疑,懷疑張貴人與巴哈爾古麗一樣,都是南宮玄澈在宮里布下的棋子。
連她都能察覺到蛛絲馬跡,帝王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之前不動,不過是時機未到,或是為了放長線,釣大魚。
如今南宮玄澈已然伏誅,黨羽也被詹巍然清理得七七八八。這些失去了價值,隱匿在宮中的棋子,自然到了該被清除的時候。
尋個由頭,干凈利落地處理掉,以免日后再生事端。
所謂打碎太后遺物,不過是個勉強說得過去的幌子罷了。
想通了這層關節,沈知念心中再無波瀾。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