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閃爍,車水馬龍,跑馬場的喧囂隱約可聞。
這里的一切,都與戰爭無關,仿佛另一個平行世界。
“聽說了嗎?今天對岸打得可真夠熱鬧。”
一家高級西餐廳的露臺上,一名英國商人搖晃著杯中的威士忌,對著同桌的幾位同伴聊著今日新聞。
“據說日-本人吃了大虧,死傷慘重。”
“我也聽說了。”一名法國領事館的官員聳聳肩,切下一塊牛排,“難以置信。中國人居然能把日-本人壓著打?這簡直是本年度最大的笑話。”
他的語氣帶著慣有的輕蔑。
“或許是日-本人自已大意了?”另一位美國記者揣測道,但隨即又搖搖頭,“不過,就算中國人僥幸贏了一兩次,又能改變什么呢?”
“日-本的工業實力和軍事裝備遠遠領先,這場戰爭的結局早已注定。中國人的抵抗,不過是延長痛苦的過程罷了。”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種事不關已的‘理性’分析。
“我賭日-本人一周內就能扭轉局面,”英國商人抿了口酒,“他們的指揮官不是傻瓜。中國人缺乏持續作戰的資源和工業基礎,一時的勝利代表不了什么。”
他們交談著,語氣輕松,仿佛在討論一場與已無關的體育賽事,很快話題又轉回了生意、賽馬和最新的歐洲時裝。
僅僅一江之隔的北岸,卻是炮火連天、血肉橫飛的人間地獄。
而這岸的紙醉金迷,似乎并未受到太多影響。
然而,在租界的另一處,情況卻截然不同。
狹小的弄堂里,擁擠的石庫門內,甚至報館門口,無數的中-國市民聚集著,臉上帶著久違的興奮與激動。
“聽說了嗎?!咱們的軍隊今天把東洋鬼子打慘了!”
“真的假的?不是一直說鬼子厲害得很嗎?”
“千真萬確!我表舅在紗廠干活,靠近那邊,聽得真真切切!咱們的槍聲又密又響,跟過年放鞭炮似的!鬼子的炮都沒怎么響!”
“老天開眼了啊!早就該這么揍他們!”
“這下看小鬼子還怎么囂張!”
他們的討論充滿了希望和揚眉吐氣的快意。
白天的勝利像一劑強心針,注入了這個飽受屈辱和壓抑的民族血脈中。
雖然身處租界的庇護下,但他們的心始終與對岸的將士們連在一起。
每一份捷報,都讓他們腰桿挺直一分;每一次勝利,都讓他們相信,也許,也許這場仗真的能贏!
一江之隔,兩個世界。
一邊是冷漠的旁觀與既定的偏見,認為螻蟻的掙扎終是徒勞;
一邊是熾熱的期盼與重燃的信念,在絕境中看到了曙光,并愿意為之歡呼雀躍。
江風依舊吹拂,卻帶著兩岸截然不同的溫度。
_l